文档介绍:宏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精华
这几日,读了一本“小书”,颇感兴趣,亦有所思所感所悟。此书乃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概论》。
本书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先生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认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诸子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本书出版后,重印30余次,日本也曾印过两次,深受广大国学爱好者的喜爱,堪称国学入门的“导游图”。
阅读本书,应首先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国学;国学包含哪些内容?
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方,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论学术,将学分为三类:一为义理之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即哲学,考据之学即史学,词章之学即文学。进一步解释,词章之学包括文艺学、文字学、修辞学等。义理、考据、词章之外,尚有经世之学,即政治经济学说,以及军事学、农学、治水之学等。现在已到21世纪了,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内对于学术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作为我们自己的学术——国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章太炎先生作《国学概论》,有其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当世时,国内学术界对于研究国学正处于迷离混沌的状态,大多数国学研究者不明确研究国学之真正动因,只不过因循的盲从,胡乱提倡些方法、主义之类,做冒充圣人之徒,为当时青年造成进化的障壁。因此曹聚仁先生发出感叹:“中国数千年来,不是没有讲论国学的人,却很少真正研究国学的人;所认国学愈讲愈失其真,荆棘蔽途,苦煞后生小子!在现在不研究国学也罢,否则非彻底了解研究国学的主因,便不能得着效果。”
正是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章先生作了此书,且回答了研究国学的缘由及其价值所在,也是本书的写作原委所在。大致分四大方面。
第一,国学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过去的智识,和他发生密切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急要明白:国学的精华向在?他以后还有存在的价值没有?如果国学是腐败的骸骨,不该容他存留着,我们可赶快荡除净尽;如其中尚包藏着精金,也应从速发掘;决不可彷徨歧路,靡所适从。在取舍问题急待解决当中,非研究国学,别无解决的途径。
第二,在我们以前,既没人曾把国学整理一下,到现在还仿佛一大堆乱书:政治,哲学,伦理,宗教,以及其他各种科学都包含着。我们即要明白其中究竟是怎样的,非坐待可以得到;及今用精力把他系统的整理起来,或者能够观察明白,使后人也得着好处。所以谋学术界的共同便利,也非将国学研究一下不可。
第三,大部分青年感受着无限的苦痛:因为心理极明白适合人生真义的“新”,更想接受他;但社会上“旧”的势力膨胀到极点,稍一反动,灵肉两方面都得着痛苦。那旧的也不过借同学做护符——军阀和老顽固都把孔老夫子来撑门面——国学经过他们手里,已变成“糟粕形式呆板教条”了。我们如不把国学的真面目抬出,他们决不敛形息声的;要找出国学的真面目,自然须下一番研究工夫。
第四,我们对于西方文化固当合理地迎纳,但自己背后还有国学站着,这两种文化究竟如何地沟通,也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对于国学所含的原子不明白分析出来,如何能叫彼此和别种化合?所以要研究国学,才找得出沟通方法。
章先生决心对于国学研究、对于社会做一番贡献,这也体现了章先生既是一个对学术、对学者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