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公民意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民意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10/1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民意识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注公民教育、提升公民意识——什么是公民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1、提高认识,联系实际,自我教育;2、知道什么是公民,树立公民意识,培养人本思想,关注公民教育提升公民意识。二、活动形式:幻灯演示、讨论、演讲等。三、活动说明: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师生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9日活动地点:电教室四、活动准备:1、进行有关公民常识识的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2、借助书刊、网络搜集相关资讯,设计活动方案;3、确定活动主持人及相关环节参与者;4、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活动过程:PPT演示:关注公民教育、提升公民意识——六年级什么是公民主题班会主持人:目前,我国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国家迈进。建设现代化国家包括了许多方面,但一个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它的标志就是人民成为公民并知道什么是公民。但在现实生活中,大众的公民意识淡薄,关于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也与时代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时代呼唤公民意识!今天我们就以“关注公民教育、提升公民意识”为主题,揭开这次主题班会的序幕。主持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分不清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该用“公民”的场合却用了“人民”,该用“人民”的场合却用了“公民”。问题探讨1:主持人:请哪一位同学来分辨一下公民与人民的不同好吗?学生回答。(略)PPT演示:1、性质不同。公民是与臣民,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公民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义务;4、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往往是群体概念。主持人:同学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