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销危害小案例
女大学生小董在网上找工作,险些被人诱入传销陷阱。
亏得她在网上无意中看到有人发的内幕帖,才逃过一劫。
小董是武汉科技学院美术专业大二学生,想利用假期实
习。 6 月 23 日,她在网上试着投了几份简历。两天后,一自
称是深圳某公司的公关部人员打来电话,称在网上看到了她
的个人简历,问她愿不愿意到该公司工作。小董求职心切,
满口答应下来。 她上网查了查该公司资料, 感觉待遇还可以,
就通过邮箱发了份详细简历及资料给对方。
该公司通过网络给小董发来笔试题目。小董收到题目后,
在网上搜索答案,意外看到一女大学生误入传销公司的内幕
帖,帖中所写传销公司的电话,竟然和小董所联系公司的电话
一模一样。
虽然两家公司名称并不一样,但点击两家公司的网站小
董发现,里面的办公大楼、餐厅和活动室是一样的。显然小
董遇到的这家公司,就是女大学生受骗的那家传销公司。
案例一:险入 “ 传销道 ”
小王是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在小王即将大学毕业
时,他将求职信息发到了几个大型人才网。 信息发出不久, 广
州某家电子公司给他打来电话,说他的情况符合公司招聘条
件,想对小王进行深入了解。 在近半个小时的通话中, 对方不
停地就组织过什么活动提问小王。 通话结束时, 对方留下了公
司网址。 挂掉电话后, 小王立即浏览了该公司网站, 了解到该
公司是销售电脑配件的。小王对技术员的职位相当满意, 3 天
后,他主动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 对方说正要联系小王进行面
试,“嘀”一声电话录音开始 ,, 小王顺利“闯”过面试, 并
与公司谈妥了 3000 元的月薪。公司要求小王一个星期内必须
到广州报名。 就在上火车的前一天晚上, 小王在网上无意中浏
览到了一则消息,“一个毕业生应聘到广州某家电子公司后,
被公司人员安排到一间封闭的小屋内,强迫其接受其传销知
识,毕业生砸破了玻璃才逃离”。事后,小王经多方了解,得
知那家录用他的公司就是一家传销公司。 相似的求职经历把小
王吓出了一身冷汗。
建议:求职大学生若接到不熟悉或未投简历的公司的面
试通知,应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再
去面试。若一个单位长时期刊登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
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案例二:重庆四名大学生广东求职陷传销
14 个人挤一室一厅,每晚睡地铺,皮肤起红疹流脓;不
给家里人打电话要钱买产品, 就得挨打或做 1500 次下蹲 ,,
我市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汉中 ( 化名 ) 到广东一“公司”求
职时,身陷传销窝点,失去 8 天自由。
在我市警方与广东警方联动下,张汉中本月 22 日重获
自由。 25 日晚,他和另外 3 名应届大学生回到重庆。
用工电话骗大学生赴粤
本月初,张汉中的班主任李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
自称是广东省东菱集团的,准备在该校招收做事踏实的应届
毕业生。李勇把信息告知张汉中等学生,但要求他们跟对方
联系后,必须回复他后再作决定。
然而,求职心切的张汉中在电话中得知对方“要招人”
后,决定只身前往——另外几个同学怀疑求职信息虚假, 不愿
同去。
13 日下午,张汉中在菜园坝火车站上车, 次日到达广州。
不过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正滑向传销陷阱。
昨日,按张汉中就读学院党总支孙书记的说法,张汉中
离渝不久,得知消息的李勇多次给他通话或发短信息,明确
告知已核实的确有东菱集团,但用工信息虚假,要求他尽快
返校。但张汉中回了几条信息后,不但没有返校,而且随后
手机关机。
虚假用工电话怎么打到了李勇电话上?孙书记称,学院
也觉得奇怪,正在调查。
不堪忍受割腕希望逃走
张汉中到达广州后,一个自称姓余的姑娘和一个自称姓
高的男子前来接站。“我看他们面善,没多问就跟他们走
了。”昨上午,张汉中说。
对方带着张汉中前往中山市, 七弯八拐到了一条没有街道
名称的小巷, 步行约半小时后, 进入一间一室一厅的破旧民房。
房间里有很多操着不同地方口音的人。 此后, “老板”没收了
张汉中的手机, 告诉他不能外出, 还要求他给家里打电话要钱
买产品 ,,
由于不能开窗和睡地铺等原因,张汉中等人身体开始出
现红疹。当红疹越来越多并开始流脓时,“老板”允许他们
洗澡, 3 人一组,进厕所限时 5 分钟。
8 天中,挨耳光和罚做 1500 个下蹲,几乎成为张汉中每
天的“必修课”。 17 日晚,他再次被罚做下蹲后,累得瘫在
地铺上。
张汉中绝望了,趁着夜深人静,他扶着墙进入厕所,掏
出拴在钥匙链上的削笔刀,一刀接着一刀割手腕。张汉中的
想法是割腕后肯定会被送往医院,届时可以寻找机会逃走。
刀钝,血流不多,张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