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苏州科技学院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公选课
《中国古琴艺术史》期末试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成绩
题目:《古琴史的心得体会》
要求:请在文中举例说明某个历史时期的琴人及其代表琴曲赏
析,同时作出自己的体会总结,字数为 2000 字。
一开始,我只是单纯地被 《梅花三弄》这首曲子给吸引了而已,总是感觉它有一种特有
的魔力。于是乎,我便查找了有关它的资料。
花木、 山水向来是人们乐于歌颂、吟咏的自然母题,人们通过对花木、 山水的歌咏上升
到对人们 “品德 ”、 “志向 ”等方面的歌咏,借对自然事物的吟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抱负、
精神所向等等。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 、《梅花曲》 、《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
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也是我国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年代较早的一首作品, 早在唐代就在民
间广为流传。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全曲表现了梅花洁
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 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 《枯木禅琴谱》 说:
“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
桓伊, 字叔夏, 小字野王。 他曾与东晋名将谢玄一起在历史上有名的 “淝水之战 ”中大破
前秦符坚的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桓伊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晋书》中称他 “善音乐,
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桓伊尤擅长吹笛。有一次,王徽之(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
儿子)在路上偶而遇见桓伊,因久慕桓伊大名,便请他吹奏一曲。桓伊为人谦逊,当时虽已
显贵, 两人又素不相识, 仍下车为王徽之吹奏了一支曲子,这首乐曲据传就是著名的《梅花
三弄》。桓伊逝世后, 《梅花三调》广为流传,至唐代著名琴师颜师古,将《梅花三调》改
为同名琴曲。明代朱权将《梅花三调》列入《神奇秘谱》辑中,并改曲名为《梅花三弄》 。
到了唐代, 相传琴人颜师古将《梅花三弄》改编为同名琴曲, 从此这首乐曲便在古琴音
乐中保存下来。 按晋代的笛即现代的箫, 这种改编, 或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晋代笛曲的风格。
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 —— 明代琴谱《神奇秘谱》中即载有这首琴曲的曲谱。琴曲《梅花
三弄》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
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人们总是说,奏曲者是会与所奏之曲,与所奏之乐器,与所奏之事物融为一体,达到最
高的境界。
所以,若要将一曲《梅花三弄》弹得意与琴融为一体,人与梅合而为一,去除指上的功
夫,还要琴人自身不断精进修持,心无杂乱得一个清字, 琴人便是那梅花了,哪里还用去
感叹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
弄之说。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
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三、二弄 穿
云,声入云中;四、青鸟啼魂;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六、 玉箫声;七、凌云戛玉;
八、铁笛声;九、风荡梅花;十、欲罢不能。 " 梅花一弄断人肠 " " 梅花二弄费思量 " " 梅花三
弄风波起 "
第一部分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