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我国古代最感人的十大亲情诗.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古代最感人的十大亲情诗.doc

上传人:kh6797 2018/10/2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古代最感人的十大亲情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最感人的十大亲情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品鉴
首句用“独”和两个“异”字写对亲人的思念,对孤~~处境的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平淡自然,是至情的流泻。后二句“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张谦宜《~~斋诗谈》)。曲折有致,深厚新警。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品鉴

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诗可窥一斑。“思乡诗最多,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语,后人复不能模拟,模拟便丑。”“前二句,取喻殊新。后二句,在举头、低头俄顷之间,顿生乡思。良以故乡之念,久蕴怀中,偶见床前明月,一触即发,正见其乡心之切。且‘举头’、‘低头’,联属用之,更见俯仰有致。”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品鉴
起句突兀,突出此乃战时,非承平时代可比,“一雁声”,由大雁的孤单,引发忆弟之情。独自久立,对月忆弟,乃觉露之始白,而月却不如故乡的明亮。这两句妙绝古今,“只说境,含情往复不可言。”(《唐诗归》)月,万古只是一月,千里只是一月,此处的大不近情理,正是情浓之处。它照映出诗人对故乡、对舍弟的深切思念。“上四,突然而来,若不为弟者,精神乃字字忆弟,句里有魂也。”(《读杜心解》)后四句写山川阻隔,音讯不通,战乱不绝,有家难回,有弟难见。结尾照应“戍鼓”。《杜诗镜铨》评曰:“凄楚不堪多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品鉴

前四句写“望”中所见之景。“国破”二字奠定了全诗沉痛的基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颔联移情于物,物人交融。后四句写“望”中所生之情,语语沉著,境苦情真。

喜见外弟又有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品鉴

沈德潜曰:“与‘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抚衷述愫,同一情至。一气旋折,中唐诗中仅见者。”(《唐诗别裁集》)前六句写“见”,透出惊喜。后两句写“别”,充满怅惘。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品鉴

在所有歌颂母爱的诗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无疑是孟郊的《游子吟》,从母亲对游子的无限关爱中,诗人选择了母亲缝补衣服这一细节。纵然斗换星移、岁月流失,然而,诗人的心底永远刻印着母亲的手和手中的线。线,浓缩了无限的母爱,线,连接着母子感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写出了天下游子心灵中的共同感受。《唐诗归》载钟惺语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唐风定》云:“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人多批评孟郊诗憔枯槁,古奥晦涩,然孟郊亦有许多诗出自真性情。写亲情者,除了《游子吟》外,尚有《归信吟》、《游子》等。《归信吟》曰: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游子》曰:萱草生堂前,游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