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壤污染危害及其防治
杨超
光电 0902 班
3090707045
摘要: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 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我国又是一个人
多耕地少 , 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 , 故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对于合理利
用土地、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突然污染日益严重, 探求土壤污染的本源及防治迫在眉
睫。本文从土壤污染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入手 , 分析了土壤污染的危害 , 并提出了
积极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概念 特征 污染类型 危害 防治
一、土壤污染概念与特征
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
酸、碱、重金属, 盐类、放射性元素铯、 锶的化合物、 含砷、 硒、氟的化合物等。
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 3, 4- 苯并
芘以及由城市污水、 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
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 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微生物活动
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
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
土壤污染 [1] 。
从土壤污染的概念来看, 判断土壤是否发生污染有两个指标: 一是土壤背景
值即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超过背景值,即发生了土壤污染。二是生物指标,
土壤中某有害元素或污染物含量较高时, 被植物吸收的量也相应增加, 可引起植
物的一系列反应, 土壤微生物区系会发生变化, 受污染的植物被人们食用后会对
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上述植物、 微生物及人体受到的危害程度等均可作为度
量污染的生物指标。
土壤污染的主要特征: 一是具有隐蔽性。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进人土壤后很少
有比较直观的表现, 多数情况下通过植物的吸收进人果实, 人体食用后长期积累
产生病变,通过人体健康状况反应出来。 因此,污染土壤反应时间长, 情况复杂,
具有隐蔽性。 二是土壤污染后难以恢复。 土壤本身也有净化作用, 但是, 由于污
染物在土壤中挥发、稀释、扩散、降解、被土壤胶体吸收脱离生物循环,使其浓
度变小或无毒的过程比较漫长, 有些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因此. 土壤污
染后难以恢复。三是后果严重。土壤的形成过程比较漫长, 一般需要几万年以上,
一旦破坏了又难以恢复, 土壤资源又十分有限, 因此,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后果是
十分严重的。
二、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之本, 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财富, 土壤资源的利
用与保护程度也是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近 20年来,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 农业集约化快速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 资源开发和利用强度日增, 人们
生活方式迅速变化, 大量未经妥善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固体废弃物任意丢
弃或简单填埋、 废弃尾气长距离运输与沉降、 大量不合理的化肥农药的施用与残
留,这些人类在生产、 生活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壤方式, 导致土壤资源受
到污染和破坏, 并以一种不容忽视的速度和趋势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严重影响到
我国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