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有关屠呦呦的事迹.doc

格式:doc   大小:14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关屠呦呦的事迹.doc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8/10/22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关屠呦呦的事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关屠呦呦的事迹
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时间,各大新闻网站、朋友圈被这位85岁的老太太刷屏了。外界热闹,她却出人意料地平静,“***的发现,是中药集体发掘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恭喜屠呦呦,恭喜中国!”5日上午10时,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11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乌尔班·林达尔和3位评委进入诺贝尔大厅。林达尔先后用瑞典语、英语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另外一半授予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在林达尔宣布的同时,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和简介,让世界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接着,评委们介绍了获奖科学家的贡献:屠呦呦发现了***——一种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常用治疗疟疾的药物——通***喹或奎宁已经失效,但疟疾患者却在持续增加。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那时,中国的屠呦呦将目光转向了传统中草药学,并发现了植物青蒿中的提取物有疗效。屠呦呦翻阅古典,找到提取的办法,并将该物质命名为***。***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抗疟载体,能够在疟疾寄生虫发展的早期就迅速杀死它们,因此在治疗严重疟疾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疗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达了祝贺,“恭喜屠呦呦,恭喜中国!这是诺贝尔医学奖历史上首次奖励寄生虫疾病的治疗领域。因为这3位科学家的贡献,千百万人得到了对症治疗的药物,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因疟疾死亡的人每年可以达到两亿人,她以惊人的毅力发现***,是第一个证实***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可以将受疟疾感染的死亡率下降20%,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安德森说:“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完美地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因此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实验室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44年后的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收获了诺奖。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屠呦呦正是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作为一名生药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