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杂剧
散曲
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又名“叶儿”,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唱的文字,故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
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
●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文本欣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初读
[枯藤]
[昏鸦]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断肠人]
[天涯]
干枯的枝蔓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住户、农家。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
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骨如柴的马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天边,极远的地方,相对于故乡较远的地方
理解词意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细细品味
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创设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小令”的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
像一幅一幅幽远恬静的水墨画,给人温馨恬淡之感。
古道西风瘦马
概括第三句诗中所描写的景致。(可以加入合理的想象)
萧瑟凛冽的秋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小桥流水人家
(“我”的境况)
(别人的生活)
对比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侧面描写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最后一句还是在描写景致么?
抒情
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田间、街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