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冰熔化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冰熔化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8/10/22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冰熔化实验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冰熔化实验报告
篇一:冰熔化实验报告
冰熔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冰的熔化的过程,知道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吸热的过程。实验器材:
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大烧杯,酒精灯,冰,秒表(或手表) 实验步骤:
1、把装有冰块的大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
2、把温度计用铁架台上的架子固定,且温度计不接触大烧杯的底和壁。
3、把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面。 4、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大烧杯。
5、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6、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下表中做温度--时间图线。实验表格:
1
实验结论:
实验延伸:
? --时间图线又是怎样的?
2
篇二:冰熔化实验报告
篇一:冰熔化实验报告
冰熔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冰的熔化的过程,知道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吸热的过程。实验器材:
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大烧杯,酒精灯,冰,秒表(或手表) 实验步骤:
1、把装有冰块的大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
2、把温度计用铁架台上的架子固定,且温度计不接触大烧杯的底和壁。
3、把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面。 4、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大烧杯。
5、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6、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下表中做温度--时间图线。实验表格:
1实验结论:
实验延伸:
? --时间图线又是怎样的?
2篇二:冰的熔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定冰的熔解热
一、前言
物质从固相转变为液相的相变过程称为熔解。一定压强下晶体开始熔解时的温度称为该晶体在此压强下的熔点。对于晶体而言,熔解是组成物质的粒子由规则排列向不规则排列的过程,破坏晶体的点阵结构需要能量,因此,晶体在熔解过程中虽吸收能量,但其温度却保持不变。物质的某种晶体熔解成为同温度的液体所吸收的能量,叫做该晶体的熔解潜热。
二、实验目的
1、学****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
2、应用有物态变化时的热交换定律来计算冰的溶解热。 3、了解一种粗略修正散热的方法——抵偿法。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其基本做法如下:把待测系统 a 和一个已知热容的系统 b 混合起来,并设法使它们形成一个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孤立系统 c(c=a+b).这样 a(或 b)所放出的热量,全部为 b(或 a)所吸收。因为已知热容的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 q,是可以由其温度的改变△t 和热容 c 计算出来,即 q = c△t ,因此待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也就知道了。
实验时,量热器装有热水(约高于室温10℃,占内筒容积1/2),然后放入适量冰块,冰溶解后混合系统将达到热平衡。此过程中,原实验系统放热,设为 q放,冰吸热溶成水,继续吸热使系统达到热平衡温度,设吸收的总热量为 q吸。
因为是孤立系统,则有q放= q吸(1)
设混合前实验系统的温度为t1,其中热水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内筒的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搅拌器的质量为m3(比热容为c3)。冰的质量为 m(冰的温度和冰的熔点均认为是0℃,设为t0),数字温度计浸入水中的部分放出的热量忽略不计。设混合后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温度为t℃(此时应低于室温10℃左右),冰的溶解热由l表示,根据(1)式有 ml+m c1(t- t0)=(m1 c1+ m2 c2+ m3 c3)(t1- t)
因tr=0℃,所以冰的溶解热为:
l?
(m1c1?m2c2?m3c3)(t1?t)
?tc1
m (2)
t1 t1
j
综上所述,保持实验系统为孤立系统是混合量热法所要求的基本实验条件。为此整个实验在量热器内进行,但由于实验系统不可能与环境温度始终一致,因此不满足绝热条件,可能会吸收或散失能量。所以当实验过程中系统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不能忽略时,就必须作一定的散热修正。
牛顿冷却定律告诉我们,系统的温度ts 如果略高于环境温度?(如两者的温度差不超过 10℃-15℃),系统热量的散热速率与温度差成正比,用数学形式表示为
dq
?k(ts??)dt
【k为常数,与量热器表面积,表面情况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θ t t
【散热修正】:通过作图用外推法可得到混合时刻的热水温度t1,和热平衡的温度t。图中ab和de分别表示热水的温度和冰水混合后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线段。纪录冰水混合后系统达到室温t0的时刻t0,图中面积bcg与系统向环境散热量有关,面积cdh与系统自环境吸热量有关。当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