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普通高中选课与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具有三个关键:选修课程、模块教学、学分管理。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
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合其个性化民展的课程资源。为保障课程标准所
规定的选课制度的顺利实施,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
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结合我校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指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校实际,借鉴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
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必修课程的
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
展学生的个性。高一主要是必修课程,进入高二,每个学习领域就先后出现了选修课程,总计超过
一百个模块,学生选择的空间相当丰富。因此,构建“双班运行(行政班与教学班) ,导师引领”的
教学管理机制,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标志。走班制教学针对学生发
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承认学生具有选择和发展的权利,承认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让每位同学
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套餐” 。而没用走班制,就往往会出现选修课程必修化的倾向,也就谈不上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择。
二、走班属性的定位
走班制教学是新课程选修教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管理形式。选课制的实施使同一行政班和
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班上课,教师和教室固定,而学生根据自身选择进行流动听课,这样的班级管理
形式和制度就是走班制。
根据学生选择的依据,走班教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层走班、模块到此为止班和复合走班。
分层走班是根据学生学的差异,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由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
识基础以及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到相应层次的班级上课,从而实现分层教学的方式;模块走班是
同一学科同时开设多个模块,安排固定教室和教师,由学生根据开设的内容选择自己选修的模块进
行流动听课的方式;复合走班就是在考虑学生学,即对分
层走班和模块走班进行综合的走班方式。 考试到我校教室数量、 师资配备以及课程资源等实际情况,
我校决定实施模块走班教学。
三、模块走班的特点
1. 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学生以行政班为核心开展在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如三操、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等团队活动,并以行政班为单元进行非走班模块的教学和自主学习。在进行选修模块学习
时,学生根据自已的选择到不同的模块教学教室内上课,从而形成只有在走班教学时才存在的教学
班。所以,同一个行政班学生,其任课教师一般是不同的。
2. 教学班学生流动性大。同一个选修课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教学班内是选择方向
一致、学差距较大的群体,在同一天开设的不同节次的课程中,学生要不断地由
一间教室转到另一间教室进行流动听课。
3. 学生意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