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SoC系统的低功耗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oC系统的低功耗设计.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18/10/24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oC系统的低功耗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SoC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作者:张天骐 林孝康 余 翔    文章来源: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应用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10年里,微电子领域的很多研究工作都集中到了数字系统速度的提高上,现如今的技术拥有的计算能力能够使强大的个人工作站、复杂实时语音和图像识别的多媒体计算机的实现成为可能。高速的计算能力对于百姓大众来说是触指可及的,不像早些年代那样只为少数人服务。另外,用户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到这种计算能力,而不是被一个有线的物理网络所束缚。便携能力对产品的尺寸、重量和功耗加上严格的要求。,因而功耗就变得尤为重要。电池技术正在改进,每5年最大能将电池的性能提高30%,然而其不可能在短期内显著地解决现在正遇到的功耗问题。
虽然传统可便携数字应用的支柱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低功耗、低性能的产品上,诸如电子手表、袖珍计算器等等,但是有很多低功耗、高性能可便携的应用一直在增长。例如,笔记本计算机就代表了计算机工业里增长最快的部分。它们要求与桌上计算机一样具有同样的计算能力。同样的要求在个人通信领域也正在迅速地发展,如采用了复杂语音编解码算法和无线电调制解调器的带袖珍通信终端的新一代数字蜂窝网。已提出的未来个人通信服务PCS(munication Services)应用对这些要求尤其明显,通用可便携多媒体服务是要支持完整的数字语音和图像辨别处理的。在这些应用中,不仅语音,而且数据也要能在无线链路上传输。这就为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的任何时间开展任何想要的业务提供了可能。但是,花在对语音、图像的压缩和解压上的功耗就必须附加在这些可便携的终端上。确实,可便携能力已经不再明显地和低性能联系在一起了;相反,高性能且可便携的应用正在逐步得到实现。
当功率可以在非便携环境中获得时,低功耗设计的总理也变得十分关键。直到现在,由于大的封装、散热片和风扇能够轻而易举地散掉芯片和系统所产生的热,其功耗还未引起多大的重视。然而,随着芯片和系统尺寸持续地增加,要提供充分的散热能力就必须付出重要代价,或使所提供的总体功能达到极限时,设计高性能、低功耗数字系统方法的需求就会变得更为显著。幸好,现在已经发展了许多技术来克服这些矛盾。
由于可以高度集成,并具有低功耗、输入电流小、连接方便和具有比例性等性质,CMOS逻辑电路被认为是现今最通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下面研究CMOS集成电路的功耗组成,概述实现集成电路——SoC(System on Chip)系统的低功耗设计的诸多方法。目的在于揭示当今电子系统结构复杂度、速度和其功耗的内在联系,在及在数字电子系统设计方向上潜在的启示。
1 CMOS集成电路功耗的物理源
要研究SoC的低功耗设计,首先要物理层次上弄清该集成电路的功耗组成,其次,才能从物理实现到系统实现上采用各种方法来节省功耗,达到低功耗设计的目的。图1为典型CMOS数字电路的功耗物理组成。
(1)动态功耗
动态功耗是由电路中的电容引起的。设C为CMOS电路的电容,电容值为PMOS管从0状态到H状态所需的电压与电量的比值。以一个反相器为例,当该电压为Vdd时,从0到H状态变化(输入端)所需要的能量是CVdd2。其中一半的能量存储在电容之中,另一半的能量扩展在PMOS之中。对于输出端来说,它从H到0过程中,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