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案由:关于实施“数字长春”工程的建议
编号:003
提案单位:民革长春市委员会
提案内容: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面对这个态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
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思路。“数字地球”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大背景下,打造“大长春”,建设“数字长春”工程成为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春市要在21世纪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社会文明进步、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开放型、多功能、具有北方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急需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城市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和科学管理。长春要顺应网络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着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应用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数字长春”工程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长春”工程,即城市整体信息化工程。它既是长春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长春信息化的最终目标。狭义的“数字长春”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地球”
理论,基于4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智能卡系统ICS)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长春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
实施“数字长春”工程,为长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技术支撑,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事,亟须有关部门尽快将其提上日程。现将我会《“数字长春”总体方案规划构架》附上,请予参考。
“数字长春”总体方案
规划构架
民革长春市委员会
2003年12月
目录
序言……………………………………………………… 1
一、数字长春工程的概念………………………………… 2
二、数字长春工程的总体框架…………………………… 3
三、目标体系……………………………………………… 7
四、建设原则与策略……………………………………… 8
五、项目规划……………………………………………… 9
六、信息资源……………………………………………… 16
七、关键技术……………………………………………… 17
八、标准和规范…………………………………………… 19
序言
“数字地球”也就是信息化地球,它是个地球信息模型。建立数字地球就是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信息都收集起来,按照地球上的地理坐标,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模型。它是利用全球海量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包括任何一点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在内的多分辨率和三维数字化的描述。它是数字化的,又是网络化的、智能化的和可视化的。
1998年1月31日,美国首先提出了“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专家们认为它可以归纳为四部分内容:
1、基本构成: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信息高速公路。
2、基本技术:计算科学、大规模存储、卫星图像、宽带网络、互操作性、元数据等。
3、实现层次:基础层、应用层和辅助决策管理层。
4、应用领域:人类活动的绝大部分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
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面对这个态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江主席又提出关于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思路。“数字地球”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大背景下,建设“数字长春”工程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和科教文贸城市。能否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对这座城市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和管理将显得十分重要。目前,长春市在“数字城市”建设上主要是实现“两个合理利用”,实施“四个工程”,抓好“四个服务”,即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实施长春市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长春信息港建设工程、城市建设管理系统工程、智能交管理系统;为电子政府的实施和应用服务,为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服务,为市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各类信息的社会和交流共享服务。目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能源等资源相对不足;
2、交通拥挤,流动人口多;
3、经济结构、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