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非关系
(一)历史上的中非关系 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远在汉代之前的公元前10世纪左右,中国与非洲就开始了间接的贸易往来。这可以说是中非交往史的源起和开端。
二、中非关系发展历程
2、唐:中国和非洲的直接交往是从唐代开始的。中载最早见于唐代杜环的《经行记》杜环是751年西去,,《经行记》所说的摩邻就是今天肯尼亚的马林迪。 宋:值得注意的是东非桑给巴尔的一个使节在宋代两次访问了中国,一次是在1017年,一次是1083年。可以说这是前来中国的第一个非洲使臣. 元:到了元代,中国大旅行家汪大渊在14世纪中叶到过层拔国。元世祖忽必烈也曾派使臣到过南非的马达加斯加岛。
3、明:明成祖时,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东岸,他的航海图是中国第一次绘入了非洲的海图。中非关系达到鼎盛。明朝中后期,由于江浙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活动十分猖獗,严重威胁和干扰着明朝的政治经济稳定,因此明朝不断加强大规模的海禁政策。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束缚下,明朝初期建立的中非官方联系也随之淡化。 清:乾隆年闻,清朝政府先后制定颁布的“一口通商”和《防夷点事》政令标志中国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至此,中国基本上失掉了对外贸易和交往的主动性与进取性,而这也进一步抑制了中非关系的发展。 到了清末,由于中国内忧外患中非关系陷停滞。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