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弃船和求生
当船舶在海上遇到严重危险时,船长首先要竭尽全力救助人员,其次是船舶和货物。经全力抢救仍无法使船舶免于沉没或毁灭时,应迅速采取弃船措施,尽快脱离危险。
暴露的危险与防护
人的中枢体温在35℃以下时被称为体温低下,弃船后人员死亡的最大原因可以说是体温低下造成的。一般情况下,人员体温降到35℃以下时就会发生低温昏迷,当体温降到31℃以下时就会失去知觉而死亡。所以在弃船时要穿厚服装,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散发热量的速度在水中比在空气中要快得多,为了保护体温在水中或在寒冷气候中不至散失太快,使皮肤与衣服外层之间形成一隔离层,减缓水的流动,从而减少体温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即使是在较温暖的水中,也应注意穿厚服装并且要把袖口、裤管都扎紧,尽量减少身体与水中的直接接触。如有可能最好采用外层穿不透水的衣服,内层穿有保温作用的衣裤为好。在水中能够生存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情况下穿普通服装生存可能时间如表:
海水温度
生存小时数
2摄氏度(35华氏度)或者更低
45分钟或更少
2摄氏度(35华氏度)-4摄氏度(40华氏度)
4摄氏度(40华氏度)-10摄氏度(50华氏度)
3小时或更少
10摄氏度(50华氏度)-15摄氏度(60华氏度)
6小时或更少
15摄氏度(60华氏度)-20摄氏度(10华氏度)
12小时或更少
个人救生设备的使用
弃船时个人用救生设备有:救生衣、保温用具、救生服、救生圈等。
救生衣的穿着
弃船时,除应穿厚服装外必须穿救生衣。穿救生衣要做到紧紧贴住身体,将救生衣绳用死结(而不能用活结)系紧防止松动脱落。规定所有船舶必须配备带有反光带、救生衣灯及哨笛的救生衣。
救生衣的这些属具可使遇险人员更容易被救助飞机和船舶发现而获救。
救生衣种类很多,主要有两种:固定型救生衣和气胀式救生衣。
保温救生服及保温用具的穿着
保温救生服是防止人在水中降低体温而使用的一种救生衣,其特点和要求如下:
保温救生服的要求:
保温救生服为防水材料,对除了脸部之外的全身提供保护。
不需要别人帮助2分钟内自己就可穿好,穿着方便。
有一定的耐火性和充分活动性。
穿低保温救生服从4-5米高处跳到5℃的循环水中,一小时内体温下降不超过2℃。
穿高保温救生服从4-5米高处跳到2℃的循环水中,六小时内体温下降不超过2℃。
救生服有着相同的属具(哨笛、反光带、救生衣灯)。外加浮力袋或加穿普通救生衣。
穿着保温服要点:
穿着保温服时身上需已有温暖衣服,鞋子不必脱。
取出保温服把它打开,穿上保温服。
跪下把腿部拉链拉上。
把胸前防水拉链拉至脸部。
下水前把脸部密封边拉至下巴底。
保温服应连同认可之救生衣一同穿着。
从袖边口袋取出手套。
穿上手套后拉上拉链,保温服穿着妥当可随时下水。
保温用具是为体弱和伤病人员配置的装具,其目的是为了在救生艇、筏中防止体温下降使用的。每只救生艇和救生筏配备不少于两件。保温用具的特长和要求如下:
除了脸部,可裹住穿着救生衣人的全身。
在水中,2分钟内就可脱掉。
指定地点集合与照明
救生艇、筏降落区域的照明
每个救生艇、筏的降落区域都有2组电源的照明,一组是船用电源供电,另一组是应急电源供电,一般都设在艇甲板和救生筏存放处。当天黑需要弃船时必须打开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