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李新民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新民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feng1964101 2018/10/2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新民事迹材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新民事迹材料
篇一:李新民事迹材料
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
李新民
(XX年6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代李新民同志作报告。
我叫李新民,今年45岁,1994年入党。是1205钻井队第十八任队长,现任大庆钻探鲁迈拉项目部副经理、哈法亚项目负责人。
所有大庆人,肯定都十分关注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关注世界石油工业的变化与形势,因此,在今天的发言中,我首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喜讯,十三天前,也就是6月16日6点,由大庆油田主要参与,中石油在海外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一期年产原油500万吨产能建设,投产成功,比合同要求提前了一年零三个月,兑现了中石油“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投资、最高的产量”的庄严承诺,这是中石油海外战略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进展。我作为哈法亚油田的一名参建者,既为中石油在海外艰难的环境中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石油战略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而感到欣慰。
大家都知道,1205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带出来的英雄队伍,曾经创造了赶超美国王牌、前苏联功勋钻井队的世界钻井最高纪录,是全国打井最多、进尺最多、获得荣誉最多、创造历史纪录最多的钻井队。在大庆油田永续辉煌、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新时期,1205队始终当先锋、站排头,创下了用一个平台打13口定向井,平均井距只有6米的大庆油田打井纪录。成功完成了大庆油田首口长水平段取芯井施工任务,创造了全国纪录。目前,1205队的钻井总进尺已经突破了250万米,相当于钻透了283座珠穆朗玛峰!
1990年7月,我从大庆石油学校一毕业,就来到了1205钻井队,“人进铁人队,要做新铁人”,这是我入队第一天就立下的誓言。在老师傅的带领下,我从场地工干起,一年后当上了技术员,再到副队长、队党支部书记,XX年,接过了1205钻井队第十八任队长的担子。我知道,自己不仅接过了铁人队队长的职务,更应该成为铁人精神的传人。从此,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时代豪情时时激励着我,“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进取精神时时鞭策着我,让我时刻牢记,大庆油田的发展高于一切,祖国的石油安全高于一切,我要把这支铁人带过的队伍锤炼得更加坚强,无论在多么艰难的场合和环境都敢于“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
近些年来,我们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持续攀升,全国石油的年消费量超过4亿吨,一半以上靠进口,国家的石油战略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确定了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大力实施“走出去”全球战略。曾经诞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大庆油田,一直为国分忧,为民族奉献的大庆人,毫无疑问要听从祖国的召唤,“把井打到国外去”,攻坚克难、勇站排头。
XX年2月21日,我带领1205队的部分员工,远渡重洋,飞赴苏丹,前往中石油和苏丹石油公司联合开发的法鲁甲油田打井。
我带着这支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经历的钻井队,肩负着大庆油田各级领导和战友的重托,征尘未洗,开始了我们闯荡海外的第一站。
苏丹是热带雨林气候,被称为“世界火炉”,我们踏上苏丹领土,扑面而来的是五六十度的滚滚热浪和陌生国度的种种不适。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们的设备通过海路,终于在3月7日运到了苏丹港。
可一看到运输船,我的心就悬了起来。甲板上所有朝外摆着的板房,门全都掉了,有些设备明显被海水泡过,包装上还有厚厚的盐渍。原来,船在南海遇到了风暴,海水涌进了船舱,船员告诉我们:为了保船、保人,差点把设备扔到海里去。
设备损坏没有?到底啥样子?我一股急火往脑门上窜。得马上清关!上百部设备、500多个部件、上千吨钻具要清点,即使十几个人干,正常得一个月,最快也要半个月。可我们只有6个人,但我们05队必须首战必胜!
为了抢时间,我带着5个队友,天天吃住在码头,饿了就吃口又干又噎的阿拉伯饼;渴了喝口瓶装水;困了就靠着货物打个盹儿。当时,苏丹天天都是50多度的高温,从早到晚都在蒸桑拿,别说干活,站在那儿喘气都难。工服不断被汗水浸透,天天都湿溻溻、黏乎乎地贴在身上,很快,脖子、胳臂窝,凡是总活动的地方,就都起了湿疹,来回一磨擦,就成了血泡,非常疼。特别是一蹲下干活,又湿又烫的衣服就完全裹在了身上,流完汗形成的
盐面,直往皮肤里渗,就像针扎一样。
大部分苏丹人都是穆斯林,按照宗教信仰,港口的工作人员和搬运工,每过两小时,就要进行一次祈祷。人家去祈祷,我们6个人不能停,有的清点设备,有的爬到6层楼高的船上去挂绳套。酷热难忍,连累带困,加上又急又上火,我满嘴起大泡,有的队友开始头晕呕吐,大家相继中暑,接近虚脱。就这样,我们6个人,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清关,创造了苏丹港清关人数最少、用时最短的纪录。从港口到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