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ocxuty74 2018/10/26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的相对属性或以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抽象概括。
气:人体中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之一。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在内的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表现于外的征象。
六淫: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痰饮: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瘀血: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病理产物。
诊法: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诊,“又称四诊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忧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段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重危征象。
壮热:指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邦之有定时的症状。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症候.
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疾病的本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法则。
微热: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或反自觉发热的症状。
自汗:白天清醒状态,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证。
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成为盗汗,多见于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内热证。
一、阴阳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 2、阴阳互根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
二、说明人体的本来变化
1、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热阳胜则寒
2、阴阳偏衰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
三、气的分类
(一)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功能:1、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2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管窍的生理活动
(二)宗气是由肺吸入的精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聚于胸中而成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膻中
功能:1、走息道而司呼吸
2、贯心脉而行气血
(三)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营阴”、“营血”
功能:1营养人体2、化生血液
(四)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阳,故又称“卫阳”
功能: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3、调节控制腠里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四、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五、血
血的生成:主要由脾胃、心肺、肝肾共同作用,化生而成
血液的主要来源,以水谷精微化生的营气和精液为主要物质基础
血的心理功能:1、濡养滋润全身 2、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1、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
2、气的固摄作用——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脉道通畅无阻
六、相关脏腑的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2、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
3、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
4、肝藏血——防止血溢脉外,
5、脾主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