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钦州分公司余孟远
  俗话说“习惯是养成的、习惯成自然”,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正是这样告诉我们要成为高效能人士所须养成的习惯,并且要习惯这些习惯。
     在前言时,发现书中所列举的人类面临的几种挑战,如:急于求成、谴责抱怨、缺乏人生平衡、定位不知在哪等,这些我都无一幸免。当时还不以为然,看了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是那样的自以为是,后面所说的习惯也正如灯塔般指明人生的方向。
     在说习惯之前,必须谈一下作为习惯基础的原则。这里只说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做人的根本,更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内在的、更深层次的;性格魅力则是指做人的方法,注重的是技巧和形象,更多是表象。人格魅力论中所提到那些原则和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多处不谋而合之处。诚实、谦虚、忠诚等等这些几千年来一直被中国统治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所乐于接受的品德。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诚实、忠诚、谦虚的人,也就是说还算是个好人,品德上没有问题;也自认为人格魅力能够达标,性格魅力远远不够。但看了本书之后,才发现技巧固然重要,但内在的才是根本,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书中那个“下金蛋的鹅”的寓言故事为我们揭示能效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也正是以这一原则为基础的七个习惯才有了个人领域的成功、公共领域的成功和自我提升与完善。
        以前在写个人简历的时候总会写上“踏实肯干、积极主动”等字眼,现在看来不能轻易写上积极主动这四个字了,因为和书中的定义相差甚远。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时采取积极主动,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通过专注影响圈、不断扩大影响圈来解决可直接控制和可间接控制的问题。
     自认为还算勤奋,但我也有过那样荒诞的时候,将自己生意上的失败、语言上的木讷、人际交往上的迟钝归结于童年在边远山区贫困、闭塞的环境和属兔人的属相缺点。同样,推卸责任的说法也在我的生活中时有出现,总会多少为自己找些理由,为自己的失责推卸责任。就说下
五一节我带儿子去拍周岁照的事情,儿子在脱掉厚实的棉衣换上轻便的时装后,兴奋不已。突然,他很快的爬到影棚的一端,我来不及阻止,儿子的下颌已经在仪器的边缘深深的磕了一下,马上出血了。后来,老婆问起这事,我说他爬得好快的。老婆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他一个小孩,你是个大人,他爬得再快也比上你快,你还好意思在这里说。真的,我还好意思说,我这在为自己的失责推卸责任的同时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对于现在的工作来说,我的影响圈就是通信线路这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唯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通信线路的本职工作中,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承担责任,才有可能和项目部的高手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看“以始为终”这一章节的开篇时,心情有些沉重。试图假想参加葬礼心灵演练时,却不知道我的亲戚、朋友、同事、社团会对我有什么样的评价。只是觉得,他们应该会说小潘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这或许是因为我还有一些良知。后来也试图去做附录一的各种生活中心判断,同样也是无从下笔。只知道我不会为宗教、敌人和自我所困扰,而配偶、家庭、工作、金钱、朋友等等这些中心却又时时混为一谈,这也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