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针刺“靶点”治疗面肌痉挛.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针刺“靶点”治疗面肌痉挛.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2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刺“靶点”治疗面肌痉挛.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针刺“靶点”治疗面肌痉挛
(041600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 ;“半面痉挛” ;“偏侧面肌痉挛症” 。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
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激动
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 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
始,然后渐渐涉及整个面部。甚者可累及颈及肩部肌群 发病率约占人群之 64/100000 。多
见于 40 岁以上人群,男女性别之比为 2:3 。多是一侧(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 。现代西医学
对此病病因不明尚缺乏特效治法, 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 但效果均欠理想。 应进行脑电图、
肌电图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乳突、颅骨 X 线摄片,头颅 CT 及 MRI 检查。应与面瘫后遗
症面肌抽搐、特发性睑痉挛、面肌颤搐、 习惯性痉挛、中脑和锥体系统病变引起的手足徐动
和舞蹈病等相鉴别。
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痪斑” ;“瘛疚(即抽搐) ”范畴。《张氏医通・瘛纵》说: “瘛
者,筋脉拘急也;纵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 ”吴鞠通《温病条辨・痉病瘛纵总论》中
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纵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
所谓抽掣、搐溺,古人所谓痉也。 ”祖国医学认为面肌痉挛发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
虚,腠理不固, 风邪挟痰入中面部阳明、 少阳之经, 致使颜面肌腠经络痹阻, 气血运行不利,
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致面肌拘急弛纵。若邪气入侵日久,治疗失当,津液不行形成正虚邪实,
虚实夹杂之顽疾。 故其形成以虚、 风、痰、血癖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 正气虚为病之本, 风、
痰、疲为病之标。治宜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穴取“靶点” (医者在患者面肌痉
挛肌肉跳动处用一手指力量适中、 逐点逐点反复按压, 当按压到可以明显抑制肌肉抽动时即
是)、四关、神门。令患者取适宜体位并将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将图钉型揿针用镊
子挟住针的尾部是针身与穴位局部皮肤成 90 度角按压刺入 “靶点”,针尾部的圆圈平放于皮
肤上用创可贴固定。 嘱患者埋针处禁湿水, 保护好不要是创可贴及针丢失, 每日自行用手按
压埋针处 3 至 5 次。夏季每日一换,春、秋、冬季可隔 3 天一换。四关、神门各取毫针直刺
1 寸施以小幅度快速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约 1 分钟后,留针 30 分钟并隔 10 分钟加强手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