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60例.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60例.doc

上传人:小雄 2020/7/22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60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4A弟26卷4期(总第207期)・4性发展为特征。多数患者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本病属中医“水肿”、“虚捞”、“腰痛”、“血尿”等范畴。《伤寒论》少阳篇提纲中提到“或心悸,小便不利……小柴胡汤主之”。并指出用小柴胡汤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JS然汗出而解”,可见小柴胡汤不仅是和解少阳的方剂,还具有疏利三焦、利尿消肿的功效。五苓散也出自《伤寒论》,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主要用于水肿的治疗。柴苓汤即小柴胡汤与五苓散合方,二方合用具有解表和里、利水渗湿之效。李平等⑶研究发现柴苓汤可以抑制单克隆抗体1-22-3引起的肾炎,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减轻系膜细胞的增生和系膜基质的扩张,同时抑制TGF-0和I型胶原在肾小球内的表达。药理研究证明,柴苓汤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力、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作用⑷。临床观察表明,柴苓汤可明显缓解主要症状,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从而可提高血浆蛋白。对部分肾功能异常者能降低血尿素氮、血肌Sf,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参考文献][1][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2] [S]..[3] 李平,李培恒,张子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0):757.[4] 曹智勇,[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4):44.♦非药物疗法•针刺治疗面肌痉挛60例夏明(上海市彭浦地段医院,上海200435)[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玛]B[文章编号]1004-2814(2010)04-251-01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多以眼肌间断抽动为主,逐渐缓慢的扩散到一侧面部的其他部分,可引起面部疼痛、头痛、耳鸣等。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面肌痉挛6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2治疗方法主穴取双侧翳风、百会,配穴取患侧风池、下关、四白、地仓、太阳、双侧合谷,气血虚弱加足三里,肝阳上亢加太冲。每次针剌主穴必取,另根据病情选2~4个配穴。针刺患侧面部臆穴时用毛刺法、轻捻转、得气后留针,健侧面部及四肢胸穴深刺、重捻转,得气后留针过程中每隔5min捻转1次,每次留针30min,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天再行第2个疗程。3疗效标准痊愈:面部肌肉抽擂完全解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肌电图恢复正常。显效:面部肌肉抽搐完全解除,半年内有复发,肌电图有改善,偶见患侧肌纤维震颤波及肌束震颤波。有效:面部肌肉抽搐幅度明显减轻,次数明显减少,肌电图仍不正常。无效:临床前后病情无明显减轻,肌电图不正常。4治疔结果[收稿日期]2009-11-20痊愈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