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docx

上传人:buxiangzhid56 2018/10/2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然、生命与文艺之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著中,有许多言论涉及“道”或“道”与文艺的关系。但这些言
论所论述的,却并不是一个问题。例如: “文,虚器也;道,实指也。文欲其工,犹弓矢之欲
其良也。弓矢可以御寇,亦可以为寇,非关弓矢之良与不良也。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
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章学诚《言公》中) “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
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
不可以目取也。 ”(虞世南《笔髓论》 )依章学诚所说,则文是工具,道是目的。道不是文艺自
身的某种必需,而是外加于文艺的某种要求。故无道仍可以有文。而依虞世南所说,则道就
是文艺自身的某种根本规律,故无道即无以为文。不仅不同的人会有这样不同的言论,同一
个人也会如此。例如欧阳修,他说: “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
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发之以传后世。 ”(《与张秀才第二书》 )又说:“乐之道
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
得而言。”(《书梅圣俞稿后》 )前一段话,言文以明道,与章学诚之论同调;而后一段话,言
乐道深微,就与虞世南之论合流了。这里显然有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用今天的话说,章学
诚及欧阳修的前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外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社会政治之道;虞世
南及欧阳修的后一段话,谈的是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其中之“道”是文艺自身之道,主要
(
是文艺创作之道。按照古代文论的****惯,前者称作文道论,后者称作“道艺论” 。 从上面
的引文中已经约略可见: “文道论”的道基本上是儒家之道,而“道艺论”的道则基本上是道
家之道。的确,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之道主要原于道家,庄子就是古代文论中的“道艺论”
的奠基者。 二 《庄子・天地》篇云: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
也。”就是说,天地虽大,却有其共同的演化规律;万物虽多,却有其一致的处理原则。这个
规律和原则,就是“道” 。故下文提出: “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 ”意即只要用“道”去对
待,万事万物皆可应付自如。 “万物之应备” ,就包括技艺: “故通于天者,道也;顺乎地者,
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
兼于德, 德兼于道, 道兼于天。”自上而下言之, 道通于天, 施于地, 行于万物, 贯穿于政事,
支配着技艺。以通于天地万事万物而言,谓之“道” ;以万事万物得于道、存于己而言,谓之
“德”;依道而行,就是“义” ;依道治人,就是“事” ;依道治艺,就是“技” 。“道”、“德”、
“义”、“事”、“技”,“道”一以贯之。自下而上言之,技艺合于政事,政事合于义理,义理
合于德,德合于道,道合于天。亦一以通之,曰“道” 。总之,“道”涵盖万物,统摄万事。
庄子所说的“道” ,当然是道家的自然之道。故曰: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
万物化,渊默而百姓定。 ”(同上)这种持自然之道一以统万、无事不遂的思想,老子已经说
过。如谓:“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长。”《老子》 二十二章) 但他还没有把这种思想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