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陈寅恪与弟子程曦.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寅恪与弟子程曦.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3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寅恪与弟子程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陈寅恪与弟子程曦
宗亮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的网站上,将历年在该所工作过的职员的名录都予以登录,哪怕只是在所中工作过很短时间的人也不曾遗漏。翻阅自1928年以来的人员名单,我发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顾颉刚、徐中舒、周一良、向达、胡厚宣……陈寅恪曾经的助手程曦也在其中。
    由于在1951年“擅自”离开岭南大学、抛下恩师陈寅恪到香港任教,程曦一直被不少人诟病,吴宓曾在日记中直斥程曦的行为是“叛离”。程曦“出走”事件的是非曲直我们暂且不论,如果回到最初的场景中去,我们可以发现陈寅恪对这位弟子确实十分爱惜,正是在他的大力推荐下,程曦才得以在中研院史语所谋得一份职位。
    程曦(1919-1997)是河北文安人,在成都燕京大学读书时,程曦曾与吴宓、陈寅恪等有较多接触。由于程曦曾对吴宓的生活起居有较好的照顾,吴宓还专门赠给他一首诗:“燕京得一士,忠敬见程曦。好古通文史,亲贤乐勇为。明师天所授,博学圣之基,伉俪同勤苦,客中祝福颐。”陈寅恪当时不幸失明,程曦对他也服侍周到,陈寅恪无法阅读,程曦就专门为他朗诵稿件,再由陈给出意见,进行修改。程曦的细心给了陈寅恪很深的印象。
    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好,但程曦刻苦用功,在文史研究领域取得不小的成绩。从日后出版的《灵潮轩杂剧三种》、《木扉藏画考评》、《画中人物意趣》、《灵潮轩诗集》、《程氏新禅语》等一系列著作来看,程曦对戏曲、绘画、诗文、佛学等都有所涉猎。还是在1947年的时候,程曦就写出了一部杂剧《燕园梦》,在燕京校园内轰动一时,陆志韦、邓之诚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
    1947年底,程曦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恽南田研究》,得到导师陈寅恪给的91分的高分,陈寅恪评价道:“此论文之主旨,在阐明南田艺术之精妙。由于其人品之高逸,故稽考其生平事迹及亲族之交游,颇为详备,间有详论,亦当审慎,可供研究清初文艺史者之参考。自蒋氏后,考南田事迹者,此论文可称佳作也。”陈寅恪一般不轻易许人,对一份学士毕业论文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陈寅恪确实十分欣赏程曦的才华。
    抗战胜利复员后,陈寅恪教学工作多有不便,为此他曾专门写信给北大历史系主任郑天挺请求支援,郑天挺派了王永兴、汪篯来协助工作,清华也派了陈庆华来做助手。有了这几个助手的帮助,陈寅恪虽然是一名“盲人教授”,但教学事务大体上能够正常进行下去。只是,有了这几人帮助,陈寅恪仍觉得不够,他希望还能有一名专门的助手。
    为此,陈寅恪专门找了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早前,陈寅恪曾向傅斯年提及此事,傅斯年在1947年5月4日给陈寅恪的复信中写道:“前兄云找一助理或书记,为兄查书。兹在北平方面留一名额,兄可找人相助。”傅斯年所说的在北平留一名额,是指史语所在北平设立“图书史料整理处”,专门用来接收整理“东方文化事业总会及人文研究所图书”。这个整理机构新近成立,正需要不少人手,而从中拨出一名额提供给陈寅恪做助手,体现了傅斯年对陈寅恪的照顾。傅斯年如此答复,也正合了陈寅恪的心意,他当即复信表示“俟觅得适当者,即开具履历”。
    话虽如此说,但想要觅得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一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陈寅恪的弟子并不能常常随侍左右,而能入陈寅恪法眼的人又有限;二来傅斯年提出的任职要求不低———“照院例,需专任,不能兼作研究生,其人资历高者,可为助理研究员,即同于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