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8
文档名称: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格式:ppt   大小:5,309KB   页数:1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0/31 文件大小:5.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主讲教师:程丽芳
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魏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蜀西晋西魏→北周
建吴隋
安南方东晋→宋→齐→梁→陈
(196)………………(约400年)………(589)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它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等几个大的阶段。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
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全国长期处于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不休,民族矛盾尖锐和民族大融合。
大分裂的时代背景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了两个特点:(1)典型的乱世文学;(2)南北的长期分裂对峙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的不同。南朝后期南北文风的融合。
2、在政治生活上——从皇权专制走向士族与皇权的共治:
门阀士族制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现在:
(1)、高门世族不只握有政治经济的特权,而且也是文化传统的承继者。“人人有集”成为一种高门风范。文学家族大量出现。
(2)、与此相应的是,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也构成了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西晋的左思和此后刘宋时的鲍照,是魏晋南北朝庶族文学的卓越代表。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产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3、在思想领域上——从独尊儒术走向思想多元:
儒学衰微;玄学兴起,老庄思想得到空前推崇;佛教流布。
相对而言,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显得自由活跃,各种学说同时并兴,某些异端思想也得以流行,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什么是玄学?
一种抽象思辨哲学,以老庄学说为核心,还结合了儒家经义,是魏晋时期新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玄学对文学的影响: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
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佛、玄、儒的交流及大量的佛寺的创设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道教约产生于汉末,相传张道陵为道教创始者,此期广泛传播
道教的文学影响:游仙诗及文学作品中生命意识与主题
北朝佛雕像
4、文人风尚:从规行矩步到名士风流:
(1)纵情越礼;
(2)服食饮酒;
(3)清谈;
(4)隐逸;
(5)人物品藻;
(6)山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