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真实地隐藏与隐藏的真实.doc

格式:doc   大小:15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真实地隐藏与隐藏的真实.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0/31 文件大小:1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真实地隐藏与隐藏的真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真实地隐藏与隐藏的真实-中学语文论文
真实地隐藏与隐藏的真实
王晓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我们会发现存在着这样的两类作家,第一类是像鲁迅、萧红一样“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是一针见血的,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毫不掩饰的展现出来,以达到警醒世人的效果。第二类作家虽同样是描写现实生活,风格却与第一类大有不同。他们对苦难也有着深刻的体会,但心中仍保持着向上的乐观主义,其作品总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沈从文、孙犁就是这样的作家。
但孙犁还是有别于沈从文的,沈从文所描绘的美是发生在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中。孙犁作为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作家,创作背景大多是充满烽火硝烟的战区。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当一个作家拿起笔,近距离地去描写战争年代的现实生活时,很难避免“腥风血雨”“生离死别”。但孙犁却有意地隐去了战争的苦难,转而将笔墨着重放在对战争年代中人性美的挖掘上。被选入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本的《山地回忆》就是其中代表之作。

在《山地回忆》中,孙犁并没有正面地去描写战争。“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简单的一句陈述便交代了抗日战争的大背景。对于激烈战况,也仅仅是用“妞儿”的一句“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一笔带过。虽为战争题材的小说,却刻意淡化了战争的惨烈。即便是交待背景,语气也是平静而客观的。没有对悲痛的渲染,没有对侵略的批判,反而将视角集中在人物美好的品格上。正如孙犁自己所说:“看到了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去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那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去回忆它。”经历了山河破碎,目睹了生灵涂炭,孙犁并不是不了解战争的严酷,但他在艺术创作中自动地滤掉了苦难丑恶,给读者呈现出的是人性的纯洁与善良。
孙犁在《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中曾提到:“我想写的,只是那些我认为可爱的人,而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间,占大多数。她们在我的记忆里是数不清的。”“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孙犁的创作态度,他更愿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来赞扬战争年代中的真善美,想以此来鼓舞人们,给人胜利的希望。小说中的“妞儿”身处战争年代,虽然生活条件不好:穿的衣服很单薄,还得顶着寒风在未解冻的河边洗菜,全家人的早餐也不过是“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但“妞儿”没有叹气,没有埋怨,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全家辛勤劳动购买了新的纺织机,学习了全套的纺织手艺。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也丝毫不影响她的“豪爽大方”,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白粗布给“我”做了袜子,而这点布原本是要给她父亲做袜子用的。孙犁笔下的“妞儿”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昂首挺胸地面对贫困与战乱,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虽然“妞儿”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那崇高的品格却早已深入读者的内心,这就是孙犁所追求的对“美的极致”的宣扬。
孙犁的战争题材小说没有因为隐去了战争的苦难,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他将笔墨着重放在了对日常生活中小事的描写,让读者读起来,感觉就像现实中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一样,自然真实,又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便是孙犁作品的独特之处,将战争与“美”巧妙而又真实的结合起来。在《山地回忆》中没有战火纷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