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读名言,谈体会
生为尊严,生为自由
生为名声,生为正义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
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作者简介
主要思想
施仁政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字音
为(wèi )宫室之美为(wéi)之
所恶莫甚于死者 wù 箪 dān
羹 gēng 蹴 cù 妾 qiè
停顿及重音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读
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分析课文。
自读课文,把握内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动词,同时得到或占有.
“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能愿动词,喜爱
生命
大义
舍弃
译文: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