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钱塘湖春行》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钱塘湖春行》知识点.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1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钱塘湖春行》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钱塘湖春行》知识点(编者:朱在彬)(2017/12/1)
(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译文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涨,与堤岸平齐,白云重叠,同湖水连成一片。赏析: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译文几处早早飞来出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知道谁家刚刚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赏析: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争”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争”、“啄”两个动词,拟人,极具表现力,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天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它们使全诗洋溢春的活力与生机,在准确传达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译文各种野花竞相开放,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赏析:五六两句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乱”字,贬义褒用,写出了花的繁多,增强艺术效果。“浅草”写出了草的柔嫩。“浅草”“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我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总感到走不完,看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树荫下的白沙堤。赏析:写景、抒情,直抒胸臆,表现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爱”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主题:这首七言律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生意盎然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结构上全诗以“行”为线索,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问答题
1.“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答: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
“云脚低”?
答:“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上的云自然显得低,这是早春景象,点题。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画面。
答: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答:“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争”字,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使全诗洋溢春的活力与生机,在准确传达春的消息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