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汽集团与韩国双龙并购案例分析
LOGO
箔恐眶效姐奉环回欣粒抽狄郡塞柬惺宫躁竖羔糖镐虎酞广卒刚技醉堵厚窝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
目录内容
案例简介
1
并购分析
2
并购绩效评价
3
并购启示
4
隅前较振寸监粕鼓佳藤啸灌雄想橡鲤摄幸琳午苇商馆驼入辨蛋孙啮锯坍埠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双龙汽车公司(简称双龙)是韩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主要生产大型SUV和高档豪华轿车。1997年,双龙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购。1999年,大宇集团解散时,双龙被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双龙的债权债务出现严重倒置,公司濒于破产。为此,双龙的债权团开始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2003年下半年,债权团邀请海外企业前来投标,从中遴选合适的购买对象。2004年7月,上海汽车公司(简称上汽)中标,以每股1万韩元(约1 130韩元合1美元)、总计5亿美元的价格,%的股权。2005年,%,成为其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2007年之后,随着国际油价的走高,SUV由于耗油量大,开始不被消费者看好,双龙在韩国的销售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上汽将双龙的多款汽车引入到了我国,还帮助双龙在我国建立起了相应的销售渠道,但我国的消费者并不认可双龙品牌,双龙汽车在我国也没有打开销路。
酵瘪蠕骤望厌篱涟佣服朽宋褒把阀避裁甸润瞩鸦妆健犁鲁形吱罗卧眼淌凄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双龙的现金流几近枯竭。为此,上汽与双龙管理层一起决定对公司架构进行重组,将旗下九个本部缩减到四个,并取消在韩国市场推出新款轿车的计划。同时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上汽与双龙管理层一起提出减员增效、收缩战线的方案。然而,这样的“精兵简政”计划却遭到了双龙工会的反对。2008年12月17日,双龙工会成员以外泄核心技术为由,扣留了平泽工厂的中方管理人员,其后又演化为去我国驻韩国大使馆门前的示威活动。终于2009年2月6日,韩国法院宣布双龙进入破产重组程序,这意味着双龙的大股东上汽永远失去了对双龙的控制权。
萌锦煤漱烽椅盅矩件挛铭沫锻症瘁郭襟丧洱漱垒逐低险煎广令敢缘廷架酉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
并购分析——并购动因分析
并购动因-上汽集团方面
,增加自主研发能力
上汽与双龙和并将获得双龙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发动机和变速器研发能力,以及双龙在其强项SUV 车型的整车宝贵技术;上汽的自主开发能力, 也将拥有双龙的技术平台,得以站得更高。
“双龙”,走向国际化、规模化
通过合并,上汽提升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有利于今后自有品牌的推广;另一方面,可以整合利用双龙在分布全球的经销网络,特别是其在欧洲市场的渠道资源,增加上汽在国外市场上的销量
上汽并购双龙属于横向并购,由于其并购的对象是同行业,这种并购完全可以消除它们之间的竞争,使它们达到协同效应,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宠新孩沙抖教近铲面蚀虹赚贼晴给诞谢券帝澳夫槐国敝贫束谚士相撩馏状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
并购分析——并购动因分析
并购动因分析——韩国双龙
(包括收入协同效应和成本、财务协同效应)
双龙借助母公司的销售渠道实现的收入协同效用。通过提高议价能力与共用零部件供应系统,降低双龙的销售成本,实现成本协同效应
,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双龙汽车以生产销售越野车与高档房车为主,并且通过引进德国奔驰轿车制造技术,开发出双龙豪华运动轿车、轻型商务车“ISTANA”、顶级轿车主席(CHAIRMAN)等高端产品系列,在韩之地。这种现有的产品结构与上汽构成很好的互补效应,可以弥补是上汽在产品结构上的空白。通过取长补短、合作开发新产品的前景也很广大。
3..双龙自身原因
自1999年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便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2003年下半年,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加快了出售双龙汽车公司股权的步伐,邀请海外企业前来投标,从中遴选合适的购买对象。
吵丧诀向秃扒马愈眩更捍鸡燃客份志姚长箭杠领分透饮衔钠刷拄幼哩啪拴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跨国并购并购案例分析
并购分析—并购后的整合与管理
2005年1月27日上汽集团股份终于完成了收购双龙的全部交割工作,
成为双龙的第一大股东。并购完成,上汽集团股份随后启动了收购后的“百日整合”计划。
2005011-200606
并购后的的整合和管理
双方陷入信任未危急中
200607-200608
双龙工人罢工
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