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通用并购大宇汽车案例分析
组长:齐维玉(讲解PPT)
组员:龙继娥(制作PPT)
陈媛(制作PPT )
黄橙橙(分析案例)
马婷婷(写案例报告)
郭宏阳(讲解PPT )
肖尧(讲解PPT )
陈雪俊(讲解PPT)
LOGO
目录内容
案例简介
1
并购分析
2
并购绩效评价
3
并购启示
4
案例简介
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外国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开始撤走资金。大宇集团的筹资状况趋向恶化。大宇的高的负债率造成巨额的债务,造成大宇财务危机。大宇集团(简称大宇)是韩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主要生产大型大宇和高档豪华轿车。
1997年,大宇资不抵债,债权债务出现严重倒置,公司濒于破产。为此,大宇的债权团开始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2001年下半年,债权团邀请海外企业前来投标,从中遴选合适的购买对象。
2002年4月30日,通用汽车公司(简称通用)中标,以12亿美元收购大宇,通用汽车和债权银行团将各自出资4亿美元(67%)(33%)现金成立“通用大宇汽车公司”
案例简介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大宇的现金流几近枯竭。为此,大宇管理层一起决定对公司架构进行重组,将旗下41家公司缩减到12个,并取消在韩国市场推出新款轿车的计划。同时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大宇提出减员增效、收缩战线的方案。但是大宇负债超过86万亿韩元,而全部资产不足25万亿韩元。由于资不抵债,回天乏力,自主重建大宇计划未能实现。大宇集团的问题交给债权银行和政府来处理。
并购分析——并购动因分析
并购动因-通用汽车方面
、制造廉价微型汽车方面的核心技术,使通用汽车在微型汽车开发、制造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
“大宇”,走向亚太地区第三、亚洲第二大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保守市场之一。汽车业是韩国的经济核心产业之一。
通过并购,通用提升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有利于今后自有品牌的推广;另一方面,可以整合利用大宇在分布在亚洲的经销网络,特别是其在欧洲市场的渠道资源,增加在亚太地区市场上的销量
通用并购大宇属于横向并购,由于其并购的对象是同行业,这种并购完全可以消除它们之间的竞争,使它们达到协同效应,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并购分析——并购动因分析
并购动因分析——韩国大宇
(包括收入协同效应和成本、财务协同效应)
大宇借助通用的销售渠道实现的收入协同效用。通过提高议价能力与共用零部件供应系统,降低大宇的销售成本,实现成本协同效应
,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大宇汽车以生产销小型、微型车为主,,在韩之地。这种现有的产品结构与通用构成很好的互补效应,可以弥补是通用在产品结构上的空白。通过取长补短、合作开发新产品的前景也很广大。
3..大宇自身原因
自1997年大宇汽车公司债权团便探讨向海外出售股权,以便收回其投入的资金。2001年下半年,大宇汽车公司债权团加快了出售大宇汽车公司股权的步伐,邀请海外企业前来投标,从中遴选合适的购买对象。
并购分析-效绩分析
通用并购大宇,本以为可以借此迅速提升技术,利用大宇的品牌和研发实力,加快实现自主品牌汽车生产的步伐。实际上,大宇并非是值得通用如此期待的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