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1-3馒头发霉了.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3馒头发霉了.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8/11/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3馒头发霉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内容
3、馒头发霉了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材
分析
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非常普遍,霉菌是一种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丝状真菌。真菌是微生物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材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菌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
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
教学
目标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
●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
●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
教具学具
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仪、镊子。
板书设计

酶的特点:是一种微生物,颜色多样,分布广泛
酶的功与过:做农药、做饲料、使实物发霉……
课后反思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体现了生活策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导入,激发探究欲。
组织学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馒头(或面包、橘子皮等)发霉的条件。
课时教学计划 副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谈话,将学生引入探究课题:夏天,食品和衣服上会发霉长毛,你们见到过这种现象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霉的知识,好吗?(板书:霉),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发霉的食物,你们带来了吗?请你说一说,你带来的霉是什么样的。
    。
    (1)学生详细介绍用眼睛看到的霉的样子、颜色。
    (2)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霉详细地叙述了出来,你们想怎么去研究它呢?需要用到哪些器材,为什么?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这一部分教学,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将直接观察到的与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霉的颜色、形态特点作好记录;其次要组织学生认真观察霉的现成装片或教师当场制备的涂片;最后,学生要将显微镜下看到的霉的形态特点用图画或文字描述出来。此外,学生研究完霉之后,要强调将双手洗净。这是本课的重点。
    ,师生进行交流。
    (1)知道霉是微生物,通常叫霉菌,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显微镜下的霉菌是由许多菌丝构成的。
    (2)霉菌的分布很广泛,霉菌有多种颜色。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体以及食品等物品上都可以找它。
    (3)霉菌可以被人类利用,同时霉菌也会给人和动植物带来危害。(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问题
组织学生研究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并汇报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体现了生活策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导入,激发探究欲
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多种观察方法对酶进行观察。
动手实验策略
利用实验仪器帮助学生进一步的观察
    ,研究霉的产生条件。
(第二课时)
    (1)谈话:虽然霉菌也不是一无是处,但它确实会给人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在吃食物时一定要小心、仔细。你们带来的食物是怎样发霉的呢?
    (2)学生回答、讨论霉生成的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