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电子测温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方忠民、郭卫红、程海寅、周进、赵琅珀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也进入高速增长期,单体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越来越多,为了确保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控制砼温度裂缝产生,又尽可能降低成本,经过我公司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在大体积砼施工控温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电子测温技术应用工法。该工法简易科学,操作方便,精度高,反映直观,安全可靠。
工法特点:
以电子温度传感器直接埋入结构层中,替代传统的留置测温孔工艺,并通过计算机采集温度数据;
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网络系统,主机和控制器之间采用双绞线连接,传输距离可达2km,由于传输的是数据信号,抗干扰能力极强;
,将传感器与放大器合二为一,输出的电信号无须经中间环节就直接进入控制器,且各传感器之间互不影响,因此精度和可靠性高、误差小、线性度好且不需校正。
测温操作简便,测温精度高,通过人工干预,适时、有效地控制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产生,提高砼施工质量;
,主机、控制器及大部分线缆均可重复利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深度1m以上的大体积砼测温;
对于质量要求高,测温精度要求高的工程对象;
工艺原理:
根据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系统采用目前已在国家粮库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式测温监控系统;
系统设备配置,一台CWS-901数字式智能控制器,901F-1分支器,CWD-1-3测温电缆,RS-485/RS-232通讯接口,P4计算机,砼温度监测专用程序软件;
系统组成框图: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施工工艺流程:
确定测温点位→确定控制器设置部位→测温线路敷设→测温传感线缆就位→控制器安装→线路连接→测温软件安装→系统调试→混凝土浇捣→测温监控→温度分析→人工干预→测温结束线路设备拆除。
操作要点: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测温点的数量,应注意大体积砼浇注高度变化情况,深度大于2m的一般应在同一平面位置垂直布置3~4个点,其中有一个点专门用作砼表面温度监测(见附图)
测温点平面布置应注意尽量保持均衡,同时兼顾重点部位,一般200~300㎡设置一组比较适合,边沿等特殊位置应有代表性的设置1~2组;
(1)根据底板的平面位置,在混凝土中埋设测温电缆,每根测温电缆配有3个传感器,在混凝土表面放2根测温电缆,每根测温电缆配有一个传感器。
(2)用一个CWS-901F-1控制器对10根测温电缆时行检测。
(3)用一台CWS-901网络控制器进行网络通讯。
(4)用一台计算机运行自动温度检测软件对混凝土进行24小时自动检测。
控制器安装位置一般应选在测温实施地就近位置,同时应做好防水、防撞措施;
分支器盒应做好防水密封措施,安装时应采用Φ6圆钢做好钢筋笼保护罩,防止砼浇注时的扰动;
测温线路采用防水线缆,在砼内直埋敷设,线路敷设时应注意尽量在面层钢筋下方绑扎固定,同时做好标注,砼浇注时应安排专人守护,确保线路不在浇注过程中受损;
测温线路敷设施工应在钢筋施工完成后开始敷设,尽量缩短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