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少先队基础知识和队礼仪训练
主讲人:黄山小学大队辅导员——楼文军
少先队礼仪范畴
队的礼仪一般分为队员个人(部分含辅导员)和队组织礼仪两大类别。敬队礼、持旗、红领巾佩戴、呼号等,均属于个人礼仪范畴;而集队三级报告进行的队会仪式、少先队鼓号队展示、红领巾礼仪团或迎宾队等,则属于队组织礼仪范畴。
1
正确佩戴红领巾
“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队章》中明确规定,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身份标志。因此,每个队员都要正确地佩戴红领巾(队员可按年龄段分别佩戴大小号红领巾,辅导员参加活动时可佩戴大号或特大号红领巾)。在天气特别炎热、生产劳动、体育活动、在家休息和文艺演出角色需求(如扮演老大爷)这五种情况下,队员可以不佩戴红领巾。其他时间每个少先队员都应该佩戴红领巾。
1
佩戴红领巾的方法
左角压右角,右角绕一圈,角从圈中出,牢牢系胸前。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少先队队礼的特定含义。少先队员在升降国旗、队的集会等活动中,以及出旗、退旗、检阅式展示等仪式中都要敬队礼。行进时,若需敬队礼,可由队长代表队集体敬队礼,队员可不行礼。平日遇到师长时,队员可以敬队礼。
3
敬好少先队队礼
3
敬礼四个要领:
第一:敬队礼前,必须保持立正姿势;
第二:敬队礼时,右手要五指并拢;
第三:敬队礼过程中,右手要从胸前向上举起,高举头上,高额一拳,手与小臂成直线,手心向左下方,拇指不留缝隙,胳膊不要挡着脸,做到严肃、认真,敬礼持续两秒钟(眼睛注视队旗或敬礼者);
第四:礼毕后,要恢复立正状态,听到口令后才能稍息或坐下。
敬个标准队礼
准确持(用)少先队队旗
4
队旗是队组织的标志之一。凡是队的集会、活动(包括春秋游、检阅式和游行等)都应执队旗。“队旗一律不悬挂,一般由旗手(护旗手)扶持或者插在旗架上、地上。”(作为宣传标志图案制作在墙上的除外)。“队旗上什么字都不能写”,队旗作为奖励荣誉旗使用时,奖励名称可印制在旗边套沿上。(“李四光中队”等英雄中队旗帜,因不是以中队旗为基形制作,不属违规之列。)
大队旗长120厘米,高90厘米;中队旗长80厘米,高60厘米;小队旗一般长59厘米,高28厘米(不是半条红领巾样),不能在小队旗上擅自违规印上队徽等标志。
旗手执旗口令
旗手静止执旗口令:
稍息、立正、敬礼、礼毕
旗手行进时执旗口令:
出旗、退旗
——当旗手听到“稍息、立正、敬礼(指的是出大队旗时中队旗要向大队旗敬礼)、礼毕”口令时,右手执旗,旗杆末端紧贴右脚尖外侧,右臂自然下垂。旗手做稍息动作时旗稍微向外倾斜;旗手做立正动作时,旗杆位置不变;旗手做敬礼动作时旗稍微向右前方倾斜;礼毕动作与立正动作相同。
——当旗手听到“出旗、退旗”口令时由静止执旗改为行进执旗,动作分解为四步:(1)右手执旗齐胸,旗杆直立于胸前右侧;(2)左手随之握于右手下端;(3)右手再倒至左手下面,握旗杆尾部,并紧靠右腰外侧;(4)左手向前,使旗杆倾斜角为六十度,应使队旗上的星星火炬图案显露出来。(自上而下:右左右靠)
当由行进执旗改为静止执旗动作分解顺序为(4)(3)(2)(1)。(自下而上:右左右靠)
活动中,有旗架插旗架上,无旗架时旗手须站立执旗,活动超过半小时以上时,护旗手和旗手可轮流交换执旗。交换执旗时须互敬队礼,以示旗手礼仪。
4
旗手执旗姿势
庄严地进行呼号是少先队活动中一个特定的议程。少先队呼号由少先队辅导员(或参加活动的革命长辈、英雄模范及党团干部)领呼和少先队员回答两部分组成。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前者体现的是少先队组织的政治方向和党对少先队员的要求;后者则是少先队员对党的要求作出的回答。
队长发出全体立正、呼号口令时,领呼人和少先队员应迅速将右手握拳举至右肩上(右耳侧),拳心向前,持呼号准备状态。训练时,一般用“呼号”来作动令,训练队员养成迅速举右拳,形成呼号准备状态。呼号回答毕,全体队员整齐自然放下右拳。
5
庄严地进行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