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毛主席诗词132首.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毛主席诗词132首.doc

上传人:你是我的全部 2018/11/4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毛主席诗词132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毛主席诗词132首
  
 1 儿歌•应舞狮 1902年正月
    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
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注释:
    源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版陈晋著《毛泽东与文艺传统》。
    毛泽东八岁时,春节于外婆家看舞狮,狮子恰巧舞到八岁的毛泽东跟前。当地有狮子到跟前时需吟诗的规矩,毛泽东即脱口而出此诗。这首活泼有趣的顺口溜,从一个儿童的视角,生动地描写了狮子的可爱形象和烧酒煮肉的热闹农村气氛。“擦菜子”是当地自制的一种腌菜,“擦菜子煮豆腐”是湖南人十分喜欢吃的菜。他的朴素语言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2 五古•吟天井 1906年秋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注释:
    源于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赵志超著《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
    此诗是少年毛泽东回答私塾老师的出题。字里行间流露出毛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不安于现状,希望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思想处于最初的萌动期。
    3 五古•咏指甲花 1906年夏
    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
    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
    万草被日出,惟婢傲火天。
    渊明独爱菊,敦颐好青莲。
    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注释:
    源于西苑出版社1993年9月版《毛泽东故土家族探密》
    夏天,毛泽东到外婆家附近的保安寺玩耍。他看到寺院四周盛开着色彩斑斓的凤仙花。这是一种不择土壤、随处生长的小花,因花瓣可用来染指甲,故俗称指甲花。望着顽强生长、傲暑盛开的指甲花,少年毛泽东不禁萌生写诗欲望,并联想起古人各得其趣的咏花诗文:陶渊明归隐田园,独爱菊花;周敦颐生性清高,独爱莲花。此时的毛泽东却偏爱枝叶弱小、意志坚强的指甲花。从保安寺归来,毛泽东吟成了这首五言诗。这首诗以浅近、明快的语言,描写了指甲花的生长特性和笑傲炎夏的坚强性格,结尾点明题旨,寄托了少年毛泽东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4 杂言诗•耕田乐 1907年
    耕田乐,天天有事做。
    近冲一墩田,近水再墩望,多年副产积满仓。
    农事毕,读书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注释:
    源于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版《毛泽东大系》。
    5 七绝•咏蛙 1910年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注释:
    改郑正鹄诗。湖北名士郑正鹄曾作: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当时毛泽东初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就读,刚从乡下来到城里,颇为鲜衣怒马的城里人所看不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毛泽东写诗以明志,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
    6 七绝•赠父诗 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
    改西乡隆盛诗,源于《毛泽东自传》。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7 五言诗•登高泛海 1913年10月
    登祝融之峰,一览众山小;
泛黄勃之海,启瞬江湖失。
    8 五言诗•江畔 1914年秋
    晚霭峰间起(萧),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人对一帆轻(毛)。
    落日荒林暗(毛),寒钟古寺生(萧)。
    深林归倦鸟(萧),高阁倚佳人(毛)。
    注释:
    萧:友人萧瑜。源于昆仑出版社1989年5月版萧瑜著《毛泽东和我曾是“乞丐”》。
    9 四言诗•《明耻篇》题志 1915年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注释:
    五月七日:该天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
    10 五古•挽易昌陶 1915年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城南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浸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