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天纬地罗盘详解(以十八层徽盘为例)
第一层先天八卦盘
在罗盘天池的外面,是罗盘的第一层,上面有先天八卦卦象,其为先天八卦盘。传说先天八卦是伏羲创造。
在罗盘上先天八卦层的用途有三:
一是表明先天八卦是世界的本源。
二是表示先天八卦的方位,即四正四维八方;因二十四山中已有后天八卦的四维卦,其卦位已明朗,无需再标明。
三是与后天八卦配合来论断水的吉凶,以及明确与后天八卦方位的相互关系。所以有的罗盘将先天和后天八卦全列上(表6—2)。
八卦层在罗盘上的具体作用
八卦层在罗盘上的具体作用是以消亡水的方法来判断水的吉凶。
①消水。消水的意思是指先天来水,后天去水,风水术语称为先天破后天,主要用在阴宅吉凶判断上(图)。那么,先天来水后天去水之消水关系如下:
乾水流艮
坤水流巽
离水流乾
坎水流坤
兑水流坎
震水流离
巽水流兑
艮水流震
②亡水。亡水的意思是指后天来水,先天去水,风水术语称为后天破先天,主要用在阳宅吉凶判断上。(图)后天来水、先天去水之亡水关系恰好与消水关系相反:
乾水流离
坤水流坎
离水流震
坎水流兑
兑水流巽
震水流艮
巽水流坤
艮水流乾
风水学中认为,如果建筑周围的来、去水犯消、亡水,主丁财两败。罗盘八卦层的这种消亡水的应用是很晚的事,也无什么依据。(此处可搜集两幅来去水图片)
第二层:地母翻卦九星盘
九星与八卦
在罗盘中有两个九星盘,一个是洛书九星盘,一个是地母翻卦九星盘,后者又叫坐山九星盘。洛书九星是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的系统,坐山九星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的系统,两者的名称和用法皆不相同。
坐山九星的系统来源于天文学的北斗星,即现代天文学的大熊星座。北斗的第一颗星叫天枢,第二颗叫天璇,第三颗叫天玑,第四颗叫天权,这四颗星连成一个方形的斗,统称为魁。第五颗星叫玉衡,第六颗叫开阳,第七颗叫遥光,这三颗星连成斗的柄,统称为杓。在开阳、遥光的两侧还有两颗小星,左边的叫辅,右边的叫弼。这样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两星共为九颗星。堪舆家依据其演变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并配以意义和五行八卦用于堪舆理气(图6—7)。
  在坐山九星卦中,九星要与八卦配合,辅弼就合为一卦,称为伏位。在八卦中守着原卦位不动的卦就称为伏位,用数字8代替。地母翻卦的意思是以坤卦为伏位,为辅弼,因为母即坤,地即坤,故称地母卦。同理,父即乾,天即乾,可称为天父卦。其余各卦则仍用本卦名相称。在数字方面辅弼或伏位用8来代表。现将坤卦配辅弼的九星八卦关系列表6—3。
1、翻卦爻变。翻卦爻的意思是指卦的爻变,爻变顺序是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即由上爻经中爻至初爻,再由初爻经中爻至上爻,这样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多次反复,直至变完八卦。数为8的是伏位,自数为1的生气卦开始变。见(下表) 表6-4:坤卦翻卦次序图(含纳甲)
卦
象
数
九星
表意
纳甲
卦
象
数
九星
表意
纳甲
坤
☷
8
辅弼
伏位
乙、坤
离
☲
4
文曲
六煞
寅午戌、壬
艮
☶
1
贪狼
生气
丙、艮
震
☳
5
廉贞
五鬼
亥卯未、庚
巽
☴
2
巨门
天医
辛、巽
兑
☱
6
武曲
延年
巳酉丑、丁
乾
☰
3
禄存
祸害
甲、乾
坎
☵
7
破军
绝命
申子辰、癸
2、纳甲。在罗盘上,八卦必须与干支发生关系才能与二十四方位关联起来,这种关联的方叫做“纳甲”。(指八卦纳甲)
八卦纳甲源自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一书。其是说明练丹运火时,其火候随每月月亮的盈亏而变化,所以又称为月体纳甲。它是以八卦干支表示月亮盈亏,说明一月之中用火的程序,其以离坎两卦代表日月,其他六卦代表月亮的盈亏过程,八卦各配以干支。“纳”有包含的意思,所以叫做纳甲。纳甲至宋代以后,有许多种方式演化出来(图6-8、6-9)。
按纳甲之说八卦与干支相配如下:
乾纳甲、乾
坤纳乙、坤
艮纳丙、艮
巽纳辛、巽
坎纳申子辰、癸
离纳寅午戌、壬
震纳亥卯未、庚
兑纳巳酉丑、丁
例如,坤卦配九星为辅弼,坤的纳甲是乙和坤自身,所以如果建筑的坐山是坤卦,那么二十四山中的乙山和坤山均为辅弼星(表6-4)
3、罗盘坐山九星。依据上述原理,在罗盘上,以坤卦为例的二十四山与九星的关系如下图。由于罗盘盘面有限,所以九星之每星仅以其中一个字来表示,如贪狼仅用贪字,文曲只用文字。
4、地母翻卦九星使用。九星配二十四山后,每山均有一星相配,按堪舆术的说法九星中有吉有凶,那么,吉星方位即为吉,凶星方位即为凶。九星中(实为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