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重点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遗址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肢与现代人相似,头部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会长时间保留火种。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内涵最为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我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发现于陕西西安的南方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种植(水稻);发现于浙江余姚的北方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造成两种房屋样式的原因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它们的相同之处有:都使用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种植粮食作物,会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半坡人制作彩陶)。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传说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两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分别是: 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涿鹿之战)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采用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传给贤德之人)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制”是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大禹治水:禹采用疏导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后人尊称大禹。
★夏商和西周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建立者是禹,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儿子
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是桀(暴政灭国)
夏朝二里头遗址反映夏朝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以及夏朝的文明进程。
公元前1600年, 汤建立商朝,都城在亳。公元前1300, 盘庚迁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殷朝。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商纣王(暴政,炮烙之刑)。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建立西周,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纣的军队。都城是镐京西周的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
目的:西周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内容: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王进纳贡物,平时镇守疆土,战时服从周王调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周代的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贵族等级) 平民奴隶。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特点: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商周时,一些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钟鼎文)。商周青铜器的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它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首次发现甲骨文:王懿荣,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文字。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文字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