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倒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的、漫无边际的“生成”;同时要设计弹性学案,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在互动生成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和谐、充满智慧和灵气、能焕发生命力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反思顺学而导互动生成焕发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152-02
“互动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互动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现在的数学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先学后导,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让“导”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在疑难处点拨启迪,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导”应是为学而设,从学生的学习中来,再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因为最好的学习效果莫过于学生的“自得”。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先学后导”、坚持“为学设导”、把握“顺学而导”。因此,我们要设计弹性学案,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还要敏锐捕捉和把握各种信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体会“问题解决”的过程,在互动生成过程中,使学生投入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创造出一种和谐、充满智慧和灵气、能焕发生命力的课堂。下面结合《倒数的认识》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文字很美很有趣,比如“吴”的上下部
分倒过来写成“吞”;“杏”的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呆”,我们数学上的数字也存在这样的美。比如:
我预设的答案是: 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 上下部
分倒过来写成……然后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数。
生1:“6”倒回来是“9”。(师:真有趣!)
生2:“8”倒回来还是“8”。(师:观察得真仔细呀!)
生3:计算机上的“5”倒回来是“2”。(师:你对生活中的数学观察得真不错!)
生4:我还发现“1”倒回来还是“1”,“0”倒回来还是“0”,所以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师:非常感谢这个漂亮的可以!)
师:(抓住这个好时机)照你们这样说,那么6的倒数是9,8的倒数是8,5的倒数是2,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对吗?
全班学生大声地齐答:对!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的认识》(我故意
把“数”这样写。学生看到这个“”更加兴奋,还在沾沾自喜着。)
二顺学而导,解决问题
师:请全班同学打开课本第24页“倒数的认识”,你可以借助任何的学习资料来自学,5分钟后来汇报你们在小组内学会了什么?
(在自学刚开始1分钟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说:“老师,我们好像刚才都说错了”。我说:“没有好像,要是你觉得错的话,就赶紧找答案,用你的道理来说服同学们!”……)
三交流汇报,互动生成
师:好,孩子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第一小组代表:我发现8的倒数不是8。因为8可以写
成,所以它的倒数是。(这是在例题中学会的)
第二小组代表:我学会倒数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能。比如倒回来写成。
师:学会这个方法的同学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