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习通过朗读、想像阅读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录音机播放:海潮声,轻柔音乐声]
此处的导入设计,用诗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学习情境——诗歌阅读中;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朗读,想像,进而体会诗的意境。这里的设计也明确地揭示出本堂课的思路:以学法来指导课文阅读。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看那闪闪的白沙闪闪地明亮/是珠贝的摇篮/是星星的憩园/是珊瑚的梦乡/太阳的梦是红的/月亮的梦是白的/也曾有美人鱼在晒月光……”
边读边想着那些优美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发现,原来,我与海贴得那么近。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朗读方法一起来神游大海。
[板书:观沧海]
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______________
[板书:学习目标:给朗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以驰骋于诗的意境]
首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大家熟悉一下。(老师范读)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诵读,要求读准确。
请同学们一齐朗读,并展开你的想像,在眼前展现诗所描绘的图景,感受意境。(配乐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激起学生尝试探求的积极性。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我小时候一样,体会到了诗的画面和意境。如果是,那么将你最喜欢的诗句展开充分的想像,并把它描绘出来。喜欢图画的同学,画幅画;喜欢写作的同学,用三五个句子进行描绘。
四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然后各组推举1至2篇较好的作品。(教师巡视,预选。)
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评点同学的作品,看看是否描绘出了诗所描绘的图景,表现出诗所表现的意境。
(老师选出第一种类型的作品一份——图画类,是否扣住诗歌文辞的描述。在投影仪上显示,由本作品作者解说。)
××同学,你为什么要画这些景物呢?……
是的,我们想像诗的意境,要能准确体现诗歌文辞本身的描述。
[板书:以文辞为本]
(老师选出第二类作品一份——文字类,是否有拓展性想像。在投影仪上显示)
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文字在“以文辞为本”这一点上做得怎样?……
设计此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在最初学习时给予连续强化,学习速度会比较快。”(斯纳金程序教学理论)
那么,你们喜欢他哪些语句的描述呢?请说说理由。(老师引导同学着重赏评修辞的运用、描写的角度等,体会语句的生动形象性。)
……
这些句子诗中有没有写到?……
××同学,你怎么会想出这个情景来的?
……
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去丰富我们的想像世界?……
老师有意识地选择学生的作品,围绕学习目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思考、讨论、评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以后,老师只用三句简单的话,在水到渠成时,将想像的三个要求点出,在学生头脑中刻下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此部分设计紧扣原诗,从诗歌内容、诗歌意象到诗歌的意境情感作逐步深入的探究理解,同时贯彻以学法的指导,两条线交融,相得益彰。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