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不为书奴.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为书奴.doc

上传人:mfhrekp299 2015/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为书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为书奴
编者按:本期是“读书真的‘无用’吗?”大讨论的最后一期。几个月来,无数读者给我们来信来稿,表达他们对于读书的意见和见解,其中精辟的观点,详实的论证,和那些义理高妙、阐释不俗的文字,每每让我们击节叫好,感佩不已。在此,我们深表感谢。同时,因为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很多读者的稿件无法一一刊发,在此致以深深的歉意,并恳请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理解和体谅。
不久,我们的“精神家园”栏目还将开始新的问题讨论。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谨表谢忱!
他们亲手拆下学院派教育给予自己的条条框框枷锁。他们突破了思维、思想的疆界。他们服务的,是自己创造的天地。
他们没有做书的奴隶。而是真正当了书的主人。
这样的书,读来方有用。
“读书无用论”是这几年逐渐兴起的言论,其立论的基础是:一、读书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倒挂,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以时价而计,投入的成本少则10余万元,多则百余万元,但就业之后,却未必能立刻收到相等的回报;二、即使读书,成为所谓国家干部,成为公务员,也很少能彻底改变命运。家里有背景、能提供经济支持、被白富美或者高富帅看上,比起十年寒窗苦读,似乎能更迅速地让“麻雀变凤凰”。三、真才实学,有时还得让位于权力系统、金钱的力量。这也是本组讨论发起人的悲哀。
时代在发生巨变。有的向好,有的向坏。资源,包括人才的选拔,向权与富折腰,更是全民族要警惕的悲哀。在这样的裂变中,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评定,更不可屈从于世俗的价值观。对自身的评价,不可退让与沉降。
铁不成钢,非战之罪。
读书的功用,100余年前,蔡元培先生这样指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至今影响深远。
军国民教育与实利主义教育,在当代演化为爱国主义教育与智育。而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后三者,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今天的我们尤其要用心领会,身体力行。这三者,在人的自我认同、自身成长及认识世界、体验生命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何谓公民道德?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则强调对孩子进行世界观教育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积极进取态度(这与时下常说的出世、入世相通)。他又强调人要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可谓通达的世界观。
蔡元培还特别强调美育教育。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当然与当今的教育思想不完全对等。但作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鼻祖,他的思想却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当今教育的很多环节,影响深远。透彻地理解了这位教育巨擘的理念,还原了教育的本来面目之后,也许,作为读书人的困惑、幽怨、牢骚,也会稀释很多。书香为伴,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完备的、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读书,并非登堂入室的工具,更非升官发财的捷径。灵魂的修炼、精神的纯净、视野的无涯,说到底是自己的事儿。
我们接受的很多教育,看似是无用的,但最后是他们帮我们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