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书奴还是书主
赵占豪 书,人人皆读,然而未必人人会读。史学家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述及自己读书治学的经历时曾说:“我以前对于读书固极爱好,但这种兴味只是被动的,我只懂得陶醉在里边,想不到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我的意志驱遣书奴还是书主
赵占豪 书,人人皆读,然而未必人人会读。史学家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述及自己读书治学的经历时曾说:“我以前对于读书固极爱好,但这种兴味只是被动的,我只懂得陶醉在里边,想不到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我的意志驱遣着,把我的意志做它们的主宰。现在忽然有了这样一个觉悟,知道只要我认清了路头,自有我自己的建设,书籍是可备参考而不必作准绳的,我顿时觉得旧时陶醉的东西都变成了我的腕下的材料。”
这真是知者之见。这种令顾颉刚顿悟的读书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做“书主”而不能当“书奴”。
中华民族自古尚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几千年风习浸淫,书籍在人们头脑中也被神圣化起来了。贩夫走卒见字而敬、见文而信、见书而畏,读书人则固守经说,点划句读不敢有丝毫移易,否则便是“非圣无法”。这真是大谬不然!殊不知,在这种不以我为主,被书籍牵着鼻子走的方法指引下,皓首穷经最终只不过成了一只“有脚书橱”,这样读书,读得越多越糊涂。
高明的人是绝不肯被书籍牵着走的。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清楚表明了他对书籍的态度:与其对书籍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则不如束书不观。对于儒家经典《尚书》“武成”篇,孟夫子也敢于大胆质疑,有限认同。这就是善读书者,读书时以我为主,而不是本末倒置。
读书时以我为主,古今学有所成者几乎莫不如此。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对此是终生恪守不易的。我们看他读过的书,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勾抹点划、朱墨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