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说明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方式,原理和实质,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而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是教学的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通过高中的学习,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的知识。但对于有机物氧化分解的具体过程并不清楚,对其条件也不清楚。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及能量变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授课行为
学生行为
导入
有氧呼吸的原料及场所
由复习细胞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的类型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叙述。教师语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了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另外,我们还知道了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有氧呼吸。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书,并相互讨论完成导案上1、2、3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抽问。
总结:有氧呼吸的原料有氧气、葡萄糖、和水。同时板书有关内容。教师语言:同学们,顾名思义,有氧呼吸就必须要有什么的参与?答:氧气。对,有氧呼吸必须要有氧气的参与,那如果只有氧气,细胞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呢?答:不能。那有氧呼吸还需要哪些物质呢?答:葡萄糖、水。对,有氧呼吸还需要葡萄糖和水的参与。
?抽问。
总结: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同时板书有关内容。教师语言:有氧呼吸是在什么地方进行?答: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很好,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当中进行的。
有氧呼吸的过程
(双层膜、嵴),说明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位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并于黑板图示。教师语言:同学们,之前我们学过线粒体,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首先线粒体有几层膜?答:两层。对,然后他的内膜向内折叠就形成了什么?答:嵴。对。这个嵴大大的增加了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嵴的周围就充满了液态的线粒体基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就位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好,我们都知道,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当中进行的,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每个阶段在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反应?(强调物质与能量的变化)。于PPT展示。
总结:第一阶段 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量(2ATP)。这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需要氧的参与。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2ATP)。这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不需要氧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