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学生”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通过文明礼仪班会课,使学生对文明礼貌用语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人人都争做文明学生。
二、活动重点: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语言的使用率。
三、活动难点:在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从—点一滴做起,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
四、活动准备:
1收集关于文明礼貌用语、成语、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             
 2搜集文明礼貌儿歌、歌曲。
五、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宣布活动主题
师:中国在历史上,是世界公认的“文明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亲爱的同学们,身为小学生,你们不但要做个爱学习、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学生,还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学生。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有个别同学不注意个人修养,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今天我们就以“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学生”为主题开展一次德育主题班会课,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下面有请各小组进行汇报。
二、活动开始
第一小组进行汇报: <文明礼貌之故事篇>
主持人:从古到今,文明礼仪一直悄悄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讲究文明礼貌的。不信?请听名人故事联说。大家掌声欢迎。
《程门立雪》的故事
在北宋时期,有一个非常好学的青年,他的名字叫杨时。一天,杨时遇到一个不懂的问题,就与好友相约去请教老师程颐。当他们赶到老师家时,正好赶上老师午睡。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他们就站在院子里静静等候。
     不巧,那天下起鹅毛大雪。他们站在外面,身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雪花。当老师一觉醒来,推门看见他们时,地面的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杨时和好友站过的地方,留下了两双深深的雪坑。老师睡醒后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鲁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主持人:听了这些故事,我特别有感触。我下定决心,从现在起,要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争做文明小标兵。同学们,你们呢?
(全班齐立志)争做文明小标兵。
第二小组汇报:<文明礼貌之礼貌用语篇>
主持人:语言美是文明的重要表现,我们小组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下面请听我们小组的汇报。
1、早上出门向家长说“(  爸爸妈妈,再见     )。”
2、课间不小心撞了同学说“(    对不起   )”
3、得到别人帮助说“( 谢谢      )
4、平时见了同学说( 你好)
早上见了老师说“(  老师,早上好   )”
5在汽车上,见了老人让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