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柯永清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应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得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家庭作业。
一、立足于学生健康,限量作业
过多的家庭作业不但使学生厌学,而且由于儿童睡眠不足,影响其健康成长。我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的作业量为半个小时,五、六年级的作业量为一个小时。作业量严格控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是学生自觉完成的关键,基础的作业训练是需要的,但必须少而精,尽量减少机械重复的简单劳动,而增加有创造力的训练,这是优秀的老师所应当做到的。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时,都需要学生达到一定的口算速度,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训练量,,我布置让学生回家和父母比赛,以游戏的形式用卡片和家长找朋友等。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枯燥的计算不感兴趣。因此布置作业应以能引起他们兴趣,主动动手操作的作业为主,通过动手操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如:学生学过米、厘米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各种家具的长短、父母的身高等,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动脑,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立足于学生个性,分层作业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知识、经验、能力、习惯、兴趣各不相同的个体,所以,面对全体学生一定要放弃“一刀切”的思想,尊重差异,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尽量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共同性与个别性的关系。针对学生差异,将家庭作业设计成难易程度和数量各不相同的基本题、一般题和提高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作业。对基础薄弱、暂时落后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基本题,对于中间类型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般题,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一些难度稍高的提高题,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所以,有难有易的作业,学生才会进步,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同一家庭作业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做一般解答,对学优生的要求不但要解答是什么,更要解答为什么。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使不同层面上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三、立足于学生兴趣,趣味作业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设计出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胆选择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家庭作业,体现趣味化、生活化、弹性化和综合化。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作业可以是文字式的,也可以是观察的、操作的、调查的,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或学生本人设计的,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学生合作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和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完成的。作业设计可以以“练习”、“思考”、“观察”、“调查”、“做一做”等多种形式出现。如学面图形”之后,让学生争当“小小设计师”并在班上展示交流,学生个个兴趣高涨,有设计“台灯”的、“金鱼”的、有设计“漂亮的房子”“奥运火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