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选择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选择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11/10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选择研究进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选择研究进展韦丽英(综述)李柳芝(审校)(广丙柳州市柳江县人民医院广丙柳江545000)【】静脉釆血在儿科是一项常用的技术操术,而0〜3岁婴幼儿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之一。【】婴幼儿;静脉采血;技术操术【】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005-02We旧ying''sHospitalofLiujiangCounty'Guangx旧ujiang545000,monlyusedtechniqueinpediatricoperation,and0to3yearsoldinfantsvenousbloodisoneofdifficulttechnicaloperationofnursingwork.【】lnfantsandyoungchildren;Venousblood;Thetechnicaloperationtechnique静脉采血在儿科是一项常用的技术操术。而0〜3岁婴幼儿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之一,其原因主要为婴幼儿血管细小,充盈度差,哭闹、躁动、不合作,肥胖;疾病因素:发热、腹泻、脱水,导致末稍循环较差,血管不充盈,增加采血难度。此外,家长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因此,安全、准确、快速采血,选择合适的血管以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尤为重要。现就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选择作一练述。目前临床上婴幼儿常用的采血部位主要有头皮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四肢浅静脉等。,在股三角上缘,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静脉粗大,血流丰富,与股动脉伴行,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位置,,成功率较高。传统的B测法,即从脐部引一直线垂直平分于腹股沟,〜,斜角(20〜30度)穿刺成功率高。张金彪报道,用腹股沟连线凹窝斜刺法做静脉穿刺,具冇穿刺点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易达到所需血量等优点。但此部位容易误入股动脉引起出血和皮下血肿,如果抽血吋间过长还易造成溶血,同时,由于股静脉压力较高,拔针后按压力度和时间不易掌握,易引起瘀斑、血肿等并发症。家长不容易接受。适用于肥胖,周围静脉难找,检验项0较多的患者。奋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由下颂后静脉、耳后静脉和枕后静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降,在该肌下端后方处穿过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所处部位皮下脂肪少,易暴露,其管腔较四肢血管宽大,血流快,采血量充足。在患儿哭闹吋,该静脉充盈明显,易于穿刺。但颈部有颈静脉窦,当穿刺点距离颈静脉窦较近吋,采血后按压力度过大或压力不当都可能刺激颈静脉窦,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婴幼儿心率突然减慢,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齊斌报道,个别患儿在做完颈静脉采血后,面部、额部、眼眶周围出现红色小斑点,经检查诊断为机械性紫癜,考虑可能是因为患儿哭闹,情绪紧张,面部的静脉压力太高,而出现小静脉破裂,此现象无需处理,可自行消退,护理人员不必紧张,应向家长解释清楚,以解除家长的担心。但此部位较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