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汇 2013/7/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中国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机制与产业化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1230SS08048)
课题负责人:胡峰
课题组成员:朱桂平、张静、王霖、葛玲英、沈青、孙晓莹、孙宁、张萍、黄志岭、吴宗建、刘强、万改改、关涛、练芳芳、李国栋、连玉琴、章杰、曹晶晶
2009年6月★杭州
中国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机制与产业化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胡峰
课题组成员:朱桂平、张静、王霖、葛玲英、沈青、孙晓莹、孙宁、张萍、黄志岭、吴宗建、刘强、万改改、关涛、练芳芳、李国栋、连玉琴、章杰、曹晶晶
摘要: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自主创新成果的准确代言和有效保障,是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竞争力的象征。但是目前中国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存在一系列问题:知识产权自主化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产业化率低;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多,侵权现象严重;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数量少,专利技术档次和品牌名牌价值不高,专利和商标的低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成功转化,不仅可以带动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带动并改造体育产品制造产业的发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创造社会财富,促进体育产品的技术进步。
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微观主体-制造企业,要深入如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利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有效率地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产生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促进制造企业自身蓬勃发展的关键。因此,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发展的内在机制;实行鼓励、支持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发展的战略;营造有利于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业化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机制已成为我国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不同的体育产品制造的创新实现机制由于不同的创新路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基于这一认识,
本课题探讨了基于创新路径的我国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机制,拓宽了创新机制的研究视域,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路径问题,并且归纳出体育产品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产业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实现机制;创新路径;体育产品制造企业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价格竞争转入到品牌竞争。品牌已成为企业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早在40年前美国营销专家挪利拉(Larry Light)在分析21世纪的营销趋势时曾经说过:“未来的营销将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而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就是先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1]可见拥有市场比拥有企业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拥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抢占国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法宝。未来的企业和投资人都将把品牌视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关注品牌进而到开始运用品牌战略提升竞争力。
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征程把我国企业推入一个品牌竞争的国际浪潮中,目前已全面迈向了品牌竞争阶段。它的特点是:品牌扩展在不断的加快,国产自有品牌市场占有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在市场运作中成为重点。经营管理者们已经认识到品牌对企业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意味着什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得到人们的承认和重视。从《经济日报》及各地举办“中国驰名商标”评选活动,到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原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1995年开始借鉴财务世界(Financial World)杂志的方法每年提供《中国品牌价值研究报告》,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而其中品牌也已为中国企业管理者日益重视的无形资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外著名体育用品品牌战略的积极影响下,我国本土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创建品牌意识也不断的上升,自创品牌得以快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内的体育产品制造企业都进行规划和发展品牌战略,并认为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中国现已成为WTO成员,中国体育产品市场已成为国外体育产品制造商抢占的重地。许多著名国际体育用品公司凭借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例如耐克、阿迪达斯、锐步、彪马等)纷纷涌入中国,与中国本土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共同分享每年上百亿元人民币的体育产品消费市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由于自身产品缺乏差别化设计等等,国内体育产品制造企业面临巨大的威胁,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界为了重整统一市场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价格战浪潮,出现许多不正当的竞争现象。而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体育产品企业家却花大价钱创建与维护自己的知名品牌,其出手如此大方,根本原因在于看中了品牌具有强大的维系力—维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