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
篇一: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的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⑵复习原子---分子知识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借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⑴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⑵通过定律应用范围的分析,指出其局限性,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严谨态度的培养。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运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通过谈话、实验、探索、练习、启发式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橡皮塞、玻璃棒、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火柴、小黑板
【教学过程】
1
2
3
4
篇二: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李林梅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来自: 小龙文档网: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
用量再少一些;使用更大的烧杯,白磷与红磷的距离远一些;白磷燃烧后,立即用小烧杯将红磷罩上;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们得出了燃烧条件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提高了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既解决了意外事件的处理,也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王振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向水中吹气。”我一听,问题又来了: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刚才都犯错了,怎能怪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振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上来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白磷没有燃烧起来,他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