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铁设计规范XX版
篇一: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XX版强条整理
地铁(来自: 小龙文档网:地铁设计规范XX版)的主体结构工程,以及因结构损坏或大修对地铁运营安全有严重影响的其他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
地铁浅埋、高架及地面线路设计时,应采取降低噪声、减少振动和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地铁工程设计应采取防火灾、水淹、地震、风暴、冰雪、雷击等灾害的措施。
地铁工程应设置安防设施。安防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合理设置安全检查设备的接口、监控系统、危险品处理设施,以及相关用房等。
地铁工程应设置无障碍乘行和使用设施。
地铁列车必须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运行。
车辆应确保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应具备故障、事故和灾难情况下对人员和车辆救助的条件。
车辆及其内部设施应使用不燃材料或无卤、低烟的阻燃材料。
列车应具有下列故障运行能力:
1 列车在超员荷载和在丧失1/4动力的情况下,应能维持运行到终点‘ 2 列车在超员荷载和在丧失1/2动力的情况下,应具有在正线最大坡道上启动和运行到最近车站的能力;
3 一列空载列车应具有在正线线路的最大坡道上牵引另一列超员荷载的无动力列车运行到下一车站的能力。
列车应设置报警系统,客室内应设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应具有乘务员与乘客间双向通信功能。当采用无人驾驶运行模式时,报警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 的有关规定。
客室车门系统应设置安全联锁,应确保车速大于5km/h时不能开启、车门未全关闭时不能启动列车。
客室、司机室应配置便携式灭火器具,安放位置应有明显标识并便于取用。
地铁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地铁线路之间交叉,以及地铁线路与其他交通线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方式;
无咋轨道主体结构及混凝土轨枕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
无咋道床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强度等级,隧道内和U形结构地段不应低于C35,高架线和地面线地段不应低于C40,道床结构的耐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规定。
采取减振工程措施时,不应削弱轨道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平顺性。
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有咋轨道线路不应大于200m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200m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50mm/年;
2 无咋轨道线路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量,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调高量,路桥或路隧交界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10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和桥梁或隧道的
折角不应大于1/100。
在站台计算长度以外的车站结构立柱、墙等与站台边缘的距离,必须满足限界要求。
当站台设置站门时,自站台边缘起向内1m范围的站台地面装饰层下应进行绝缘处理。
车站内应设置导向、事故疏散、服务乘客等标志。
区间桥梁应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设计。
地下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体结构和使用期间不可更换的结构构件,应根据使用环境类别,按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要求进行耐久性设计;
地下结构的净空尺寸必须符合地铁建筑限界要求,并应满足使用及施工工艺要求,同时应计入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位移的影响等因素。
地铁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当列车在正常运行时,应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在规定标准范围内; 2 当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内时,应保证对阻塞区间进行有效通风;
3 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有排烟、通风功能;
4 当车站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排烟、通风功能。
设置气体灭火的房间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所排除的气体必须直接排出地面。
管道布置和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5 给水管不应穿过变电所、通信信号机房、控制室、配电室等电气房间; 地铁排水量定额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屋面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应当按照1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设计,设计降水历时应按5min计算;屋面雨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
5 高架区间、敞开出入口、敞开风井及隧道洞口的雨水泵站、排水沟及排水管渠的排水能力,应按当地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计算,设计降雨历时应按计算确定。
一级负荷必须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其他负荷接入。在地下使用的主要材料应选用无卤、低烟的阻燃或耐火的产品。接触网应满足限界要求。车辆基地内架空接触网应设置限界门。系统采用的电力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线路应采用无卤、低烟的阻燃电线和电缆;
火灾时需要保证供电的配电线路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