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长安信息化的特质就是尹家绪作为一个企业家的风格。”
长安尹式信息化
文/本刊记者辛云勇
2004年3月初的一天,刘伟在办公桌上看到一个装有贺卡的信封,邮戳上表明信是从北京寄出。打开信封后,刘伟看到是中国十届人代会首日封,上有片许祝福话语,下有尹家绪亲手签下的名字。
长安汽车集团总经理尹家绪是十届人代会代表,这时候正在北京。刘伟现在重庆大学工管学院任教,现为上市公司长安汽车5名独立董事之一。“每年的教师节都能收到尹家绪寄来的明信片。”刘伟还告诉记者,重庆大学有不少老师都能像他这样,时不时收到尹家绪的祝福。
“企业家的角色就是整合企业内外各种资源,并善于利用各方力量来为自己服务以及创造多方共赢的局面。尹家绪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家。”刘伟曾经有几年时间是作为长安管理顾问的身份与长安接触的,并参与了长安信息化前期规划以及培训。
“长安信息化的特质就是尹家绪作为一个企业家的风格。”刘伟这样认为。
儿子长安信息
今年3月份,长安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软件提供商QAD(中国)公司在重庆制造业信息化会议上联袂出场,组成战略联盟。
虽然本刊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不断质疑两者实为提供商与渠道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安信息——这个曾经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长安系做ERP实施的长安全资子公司,已经开始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地方。
这一点,长安信息的执行CEO姜维先生和长安IT规划处的司澜先生都予以承认。长安ERP系统的稳定运行,长安信息中心系统维护处的强大阵容,已经清晰表明长安信息在长安做系统实施的历史使命快要完成。
而过去3年,长安信息是长安汽车集团公司信息化的绝对主角。
2000年12月30日,由长安电脑公司与长安计算机处组建而成的长安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一天,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姜维从长安汽车集团总经理尹家绪手中接过长安信息的牌子,挂在了长安大厦右边的3层小楼前。
姜维至今仍记得尹家绪的表情,“不仅仅是笑容”,在尹家绪的脑子里,“大长安”的蓝图并不为很多人所真正理解。执掌长安帅印3年来,尹家绪以一种强势姿态推行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革,这已经让他的笑容背后藏有更多的坚忍与霸气。
以公司的形式成立长安信息,进而推动长安信息化建设,现在回头看来,足见尹家绪当时的深谋远虑。长安这一次基于信息化的大手笔变革,“当然不是长安变革的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要说历史意义,应该是承前启后的那种。”姜维这样认为。
“长安信息与其他实施ERP系统的企业搞信息化搞出的软件公司不一样,它是从一开始就作为独立实体存在的。”重庆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郭钢也曾全程参与了长安信息化规划的前后工作。很明显,尹家绪从一开始就清楚这一过程要打破企业内部很多固有平衡,“所以,借助各种外在力量十分必要,甚至将本是内力的部分转化成外力。”
而这种“企业家式的造势与借势”,并不仅仅体现在此。
朋友海尔
尽管重庆与青岛远隔几千里,但并不妨碍尹家绪和张瑞敏之间成为朋友。
1998年7月,尹家绪由副总扶正,从长安领导层第5位一跃成为长安掌门人。这一年,张瑞敏已经成为中国的标杆企业家,海尔经验也成为众多本土企业的取经对象。海尔的生产现场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以及库存管理等经媒体报道,令不少人眼前一亮。
而这时候的长安,“你要是到车间,看到的都是污漆抹黑的一片,油渍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