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安徽高考名句默写和诗歌赏析真题.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徽高考名句默写和诗歌赏析真题.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1/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高考名句默写和诗歌赏析真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年安徽卷赏析和诗词真题
琅琊溪①[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长、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任意做五小题)(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屈原《离骚》)
(2)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一夜。(贾谊《过秦论》)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渔舟唱晚,响穷;雁阵惊寒,生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草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10年安徽卷赏析和诗词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①[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9.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对心备焉。 (《荀子·劝学》)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
(3)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才存。 (陆游《游山西村》)
09年安徽卷赏析和诗词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