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维护消费者权益
丁阳初中:黄小维王发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情境体验,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炼就“慧眼”的必要性,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怎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活动式教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前准备
教师:了解学生的维权意识;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编排小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会使某些生产者和销售者抛开职业道德,违背经济原则,甚至置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交易,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为自己牟取暴利。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所有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出示课题: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叙述)水果可以说是“人见人爱,人爱人吃”。生活中,人们买水果总喜欢选色鲜个大的,但吃的时候却似乎没有香浓鲜美的口味。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请看大屏幕(出示PPT)
鲜美水果中看不中吃
贩运来的香蕉,大都七八成熟。小贩们廉价批购后,在还没有成熟的香蕉表面涂上一层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剂,再用三四十度的炉火熏烤后藏置,一两天时间香蕉全变成了个大、色黄、惹人喜爱的“上品”了。,催熟后要卖到4元左右1公斤。
再说西瓜吧。七八成熟的西瓜,摘下后用针管向瓜内注射红色自来水,切开瓜瓤鲜红,还增加了重量。
草莓用催熟剂或其它激素类药品使用后,生长期变短,颜色新鲜了,果味却变淡了。
西红柿半熟后放在麦草里捂一段时间,颜色红,该有的甜味却没有了。
(教师叙述)这些水果真是中看不中吃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天都要进行消费活动。今天我们进行一次集体消费活动。大家愿意吗?
现在,我们走在本地最繁华的马路上,这里商场林立,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
(为了营造气氛,可出示一些录像,并注意出示商家招徕顾客的种种“手段”,如“打折”、“买就送”等情景。)
(过渡)现在,同学们开始行动,选择自己必须的商品。(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学生开始模拟购物。)
(教师叙述)在此过程中,请大家思考:(出示PPT)
(1)在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行为可以分为几类?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2)经营者为了招徕消费者,经常使用哪些“手段”?
(3)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
(小结并板书)大千世界,常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那怎样炼就慧眼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并指导学生朗读教材)
(过渡)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微型知识竞赛,看看谁的知识更丰富。(出示PPT)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