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司进化论》
Dealing with Darwin
How panies Innovate at Every Phase of Their Evolution
[美]杰弗里摩尔(Geoffrey A. Moore)著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都充斥着可以创造竞争优势的各种创新类型,从创造了新品类的颠覆式创新,到维持这些品类的持续性创新,以及彻底改造它们的更新式创新。
企业发生的变化,大多数都是进化而不是革命。
为何要看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持续创新的书,书中几乎每个章节都插入了针对思科进行的案例研究加以佐证。各章节本身还含有来自其他公司的丰富案例—超过100个。
创新的本质就是穿越“达尔文之海”。从基础性的研究、发明,到初建创新企业,再到大规模产业化之间,存在众多的鸿沟,限制了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以及产业创新的有效联结。
传统的创新理论更重视基于研发到市场价值实现的过程描述,指导全球众多企业穿越了创造到实现第一次商业价值的鸿沟,部分穿越了“达尔文之海”,完成了熊彼得式的初始创新过程。
本书是关于企业创新的优秀之作。与传统的关注研发以及新创企业的商业书籍不同,摩尔更为关注技术创新与产品及市场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成熟或在位企业在其业务周期各阶段驾驭产品和市场创新特性的成功实践,分析如何跨越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企业与成熟、低增长和商业化的企业之间的鸿沟,从而指导企业完成持续创新。
广义的创新类型
四个创新区域
新摩尔定律
在中国,杰弗里·摩尔的名字并不响亮,是因为早些年他的很多书都没有简体中文版。而在美国,管理咨询师杰弗里·摩尔却与Intel的创始人戈登·摩尔齐名。后者总结出了芯片性能每18个月倍增的摩尔定律,前者则提出了关于技术采纳生命周期的新摩尔定律。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他的第一本书《跨越鸿沟》里,技术采纳生命周期就是新科技创新最终被大众接受的整个周期,这个周期可分为早期接纳者期、中断期、保龄球道期、旋风期、主街期、衰退期等。
杰弗里·摩尔
新摩尔定律对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影响甚大,同时也是摩尔所有作品的思想基石。
1991年出版的《跨越鸿沟》被誉为“高科技营销魔法”,摩尔本人的江湖地位也被界定为“高科技营销魔法之父”。这本《公司进化论》更是奠定了他作为创新领域的集大成者的地位。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模型,向读者展示了给创新领域注入新思想的三个体系架构。其一聚焦于创新的经济效应,特别是如何在产品与服务方面创造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其二是关注创新的品类特性,为理解在品类成熟过程中为何不同时点上更适宜采纳不同类型的创新打下基础。
其三关注的是商业架构,重点探讨规模经营和复杂系统两种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两种环境中进行创新的方式是如何大相径庭。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模型
第1章创新的经济效应
第2章创新与品类成熟
思科的产品组合
第3章创新与商业架构
思科的商业架构
第二部分创新管理
第4章创新的类型
第5章成长型市场中的创新管理
思科在成长型市场中的创新
第6章成熟市场中的创新管理
思科在成熟市场中的创新
第7章衰退型市场中的创新管理
思科在衰退型市场中的创新
第8章在企业中管理创新
第三部分惯性的管理
第9章从外围提取资源
思科及其核心—外围分析
第10章将资源重新运用于核心
思科与资源循环利用
第11章管理企业中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