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9/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摘要】目的:对临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本院10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 mg。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进行急救后,给予有效护理。结果:经过上述综合治疗方法,10例患者中,均在15min之内明显好转。结论:使用肾上腺素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在临床治疗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过敏性休克为过敏反应中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机体对某种抗原物质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反应。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途径接受某种过敏原后,出现某已组织甚至全身的强烈反应。临床以药物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其中以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最多。青霉素类药物产生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工作对患者预后十分关键,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作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近年来10例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12~64岁,;肌肉注射者8例,静脉注射者2例;病因中呼吸系统感染者7例,神经系统疾病2例,消化系统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做皮肤过敏试验,但均为阴性。10例患者在皮试阴性后给予青霉素治疗,发生过敏反应时间为3~10min,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烦躁、昏迷等症状,及时给予抢救和相关护理。
抢救与护理方法
抢救方法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立即给予肌肉注射肾上腺素(%)~ mg,对症状不缓解的患者每10~15min重复注射一次;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20mg。呼吸困难者给予人工呼吸、吸氧,对喉头发生水肿引起窒息的患者及时给予气管切开;对于低血压的患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补充血容量,主要采用右旋糖酐溶液;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及时给予心脏按压。
护理方法(1)立即停用青霉素,更换新的输液器,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进行急救处理。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和躯干均抬高15度左右,下肢抬高25度左右,注意患者的保暖和安静,尽量避免搬动患者,动作要轻柔;(2)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对引起喉头水肿的患者应注意头部略向后仰,清除口中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无阻塞。对使用肾上腺素和激素治疗后呼吸道阻塞症状加重者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为了避免脑部缺氧,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供养浓度为40%左右,开始时给予纯氧供应,不断调整吸入浓度,(70mmHg)左右,如果患者仍然缺氧,应及时建立人工机械通气或间歇人工辅助通气[1];(3)休克会引起血容量的不足,应注意保持患者血容量的充足,进行适当补液处理,注意输液速度以免超过患者的心脏耐受范围;(4)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经治疗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如颜色、斑疹、温度等,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持续有喘憋声音,观察患者的意识、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情况,如患者情绪由烦躁转为平静则提示病情出现好转。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循环、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及时了解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和体内代谢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