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班主题活动《中秋节》
主题活动的产生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成为节日的一种习俗。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主题网络图中秋节
来历
传说
习俗
嫦娥奔月
赏月
吃月饼
日期
形状
口味
月亮的变化
寄相思
《静夜思》
画月亮
水中的倒影
形状
圆形
球
为生成内容
为初定内容
吴刚伐桂
教育目标
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接触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出现映像。
3. 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的情感。
,,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5. 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有趣和奇妙。
6. 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境布置
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
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学习内容
第一周
内容星期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
主题班会:中秋节的来历
语言:洗月亮
数学:嘟嘟龙买水果
社会:各种各样的月饼
科学:会变的月亮
课间活动
手指游戏:变、变、变
看动画片
游戏:小小邮递员
倾听故事:嫦娥奔月
看动画片
中午
午餐、散步、午睡
下午
美术:装饰月饼盒
倾听故事
音乐:《月亮婆婆喜欢我》
美术:画月亮
一周小结
户外体育活动
第二周
内容星期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
主题班会:回忆以前的中秋
语言:静夜思
数学:小花园
社会:观看做月饼
科学:几种不同的月亮
课间活动
手指游戏:小鸡吃米
看动画片
游戏:开火车
倾听故事:《望着月亮吃大饼》
看动画片
中午
午餐、散步、午睡
下午
美术:月亮上有什么?
倾听故事:《狼来了》
音乐:《什么弯弯》
亲子活动:制作灯笼
一周小结
户外体育活动
第三周
内容星期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
主题班会:讨论怎么过中秋
语言:池塘里的镜子
数学:3和4的比较
社会:节日中社区环境
科学:分享自己的月亮记录
课间活动
游戏:吹泡泡
看动画片
游戏:老鹰捉小鸡
倾听故事:《吴刚伐桂》
看动画片
中午
午餐、散步、午睡
下午
美术:星星和月亮一起玩
倾听故事:《七色花
音乐:《小月亮》
亲子活动:中秋节party
一周小结
》
户外体育活动
活动实例
活动一中秋的来历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 “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